【文档说明】《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设计3-八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版.doc,共(2)页,6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8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教学目标:1.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2.能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3.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4.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性,培养几何直观能力。5.在“操作——探究—
—归纳——证明”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及其应用.课型:新授。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过程:一、导学:把该等腰三角形沿顶角平分线所
在直线折叠,你有什么发现?插入动画二、导悟:问题一: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发现:问题二:找出等腰三角形ABC对折后重合的线段和角.问题三: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呢?说一说你的猜想.归纳:思考:如何证明这两个定理?插入微课思考:如何用几何语言描述
这两个定理?三、导用操作尝试:按下列作法,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a,高AD=h.ha2当堂训练:1.在△ABC中,AB=AC.⑴如果∠B=70°,那么∠C=___,∠A=____.
⑵如果∠A=70°,那么∠B=____,∠C=___.⑶如果有一个角等于120°,那么∠A=___°,∠B=___°,∠C=___°.⑷如果有一个角等于50°,那么另两个角等于多少度?例题.如图,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你能发现什么
结论?请说明理由.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插入动画五、拓展提高: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F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的动点,在图中取出点E、F,使得CF+
EF取最小值.插入微课六、作业布置:课本P66-67第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