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一课时评测练习-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doc,共(3)页,11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一课时评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A、气候寒冷的北极地区B、温带湿润的平原C、干旱的沙漠D、地势高峻的山区2、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热带地区③土壤肥沃④沙漠地区⑤水源充足⑥自然
资源丰富⑦交通便利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⑥⑦C.②④⑤⑥⑦D.①③⑤⑥⑦3、北美洲北部因纽特人的房屋是()A、窑洞B、竹楼C、冰屋D、渔船4、下列建筑物,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不明显的是()A.新疆吐鲁番的晾房B.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C.北京的奥运会场馆──鸟巢D.山区的吊脚
楼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5.导致图中公路线向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多连接居民点D.避开居民点6.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①沿河分布②沿公路分布③沿山脊分布④沿铁路分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二、综合题读图思考:1、蒙古
包为什么要便于拆卸?2、这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C4.C5.C6.A二、综合题7.(1)便于迁徒,过游牧生活。(2)冬冷夏热,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