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doc,共(2)页,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特点。2.活动建议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参观当地的气象台或大气环境监测站;观测降水等。二、课标解读(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本节课讲述的气候的第二大要素降水。降
水的变化,主要讲降水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其中。依照课标要求: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特点。我设计两个教学目标:1、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2、读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某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
降水的分布,以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得出降水的一般规律,关于影响因素,有了学习气温分布的基础,学生不难掌握。依据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目标:3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分析影响降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注意基础知识的铺垫和方法的传授绘图:利用微视频突破难点。
学生展示,评价好、归纳注意事项。判读柱状图:给学生提示,超过100mm为多雨,低于100mm为少于,问题很具体,由浅入深。阅读降水量分布图:重点知道看图例,用地理语言描述降水的一般规律。2.情境设置,从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入手。由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入手,提
出问题引出降水形式得出概念-降水是变化的-用什么方法表示?-绘图-判读-家乡变化大世界变化大吗?-降水的分布。3.利用多样的地理素材和学习方法,服务教学地理素材是为教学服务的,为了达到和完成教学目标,要积极寻找多样的地理素材,例如,主题地图、
景观图片、动画、统计图表、视频等。不同的素材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当然也能揭示不同的规律。传统的讲授方法也很重要,但容易枯燥。可以设计多样的学习环节来丰富课堂,例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充分体现学生
学习的主体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技能,锻炼学生地理术语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