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PPT课件4-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ppt,共(24)页,3.69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倾斜,且空间指向不变地球公转的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演示任务一:学会正确演示公转演示说明:1、道具——地球仪、盒子、椭圆形轨道。中心的圆圈代表太阳,轨道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2、为了演
示方便和便于观察,暂时忽略自转,只演示公转即可。3、让地轴的北端指向我们假设的北方向,且空间指向不变二十四节气二分二至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情况的差异直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是90°地面太阳光线90°任务单一——
观察思考:1.地球公转到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时,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哪?2.太阳直射点在哪两条纬线间来回移动?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移动呢?假设地轴不倾斜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往复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呢?东东西西白昼时间大约14小时白昼时间
大约9小时夏至冬至白昼长短不同观察昼夜长短变化任务单二——观察思考:1.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2.观察秋分冬至,冬至春分,春分夏至,北半球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地面获得的热量太阳光照的时长太阳光照的强度(白昼)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
东升西落视觉图早晨中午傍晚一天中,什么时候感觉比较热?什么时候太阳高度比较高?南北东西日出日落上午中午下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某地的地平线的夹角。南北东西日出日落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太阳光线与某地的地平线的夹角。夏季冬季地面冬季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夏
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物体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夏季春季或秋季正午太阳高度与影子的关系77
°10′77°10′夏至日威海30°18′冬至日77°10′夏至日威海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高/低)我们会感觉比较(热/冷)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短)这一天太阳直射纬线30°18′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高/低)我们会感觉比较(热/冷)地面得到的太阳
光热(多/少)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短)这一天太阳直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太阳直射点移动我们感到冷热不同昼夜长短地球公转(地轴倾斜)回顾本节课知识回答:为什么威海现在白天越来越短了?气温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