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8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2.364 MB
  • 2022-11-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doc,共(8)页,2.36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2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复习课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特点。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教材从设计上更注重从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选材,从培养学生兴趣角度选材,本章内容既是今后分区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

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主要讲了气温的变化和分布、降水的变化和分布两个方面内容。本节教材是对第一节天气

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气温和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会很容易接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

对图表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我在设计气温的变化和降水的变化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查找之后,教师进一步借助多媒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气温和降水的图片,材

料阅读等内容,目的是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进而加深这些现象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及学生的兴趣的调动。另外通过课堂问题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通过读世界降水的分布图探究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规律,这部分知识通过教师的

有效引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复习流程】课题名称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型复习课连线中考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目标设计评价设计1、运用资料说出气温、降水随时间变化的

特点。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3、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温与降水的影响。1、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师生互动探究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深化与活化。2、通过问题的层级设置,以学生的合作探究,知识的提升与迁移作为目标的达成路径。3

、以“触摸中考”的方式,引领学生深度学习。重点难点1、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学法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启发谈话法、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过程线问题线活动线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一.自主梳理固化知识由天气预报,导入新课。出

示复习目标一、自主梳理,固化知识(一)气温1.读课本57页“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2、读课本P60-6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及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说出世界气

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原因。(2)结合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分析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分布差异的原因?(3)为什么乞力马扎罗山会产生如此不同的景象?(知识链接:山顶的海拔比山脚下高出5000米,山脚的气温是22℃)(二)降水设计意图:了解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气温和降水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的学生默读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梳理后展示1、气温的变化,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日变化最高气温:午后2时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变化最高月平均气温:7

月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气温曲线图,学生分析交流,并把相关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知识网络。设计意图:学生利用等温线判读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展示交流,教师总结提升,归纳出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即纬度差异、海

陆差异、地形差异。学生探讨交流二、以旧引新深化知识(1)读出五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A地:________B地:_________C地:_______D地:_________E地:_______(2)何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2、读课本P64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

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二、以旧引新,深化知识1、正午太阳辐射最强,但最高气温为什么出现在午后2时?2、右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学生梳理展示从季节变化图中得出1、各月的降水季节变化特点2、年内的降水总量学生分析,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学生说出世界“雨极”“干极”最后总结提升,世界降水

分布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差异的影响。自主思考:1、中午虽然太阳辐射最强,但是大地吸收的太阳辐射不够,等到2点,大地温度才在太阳照射下到达一天最高。三、联实释例活化知识(1)由此图可以推断该地哪个半球?该地是海洋还是陆地?请说明原因。(2)说出该地气温的

年变化规律?由此可以推断该地位于哪个温度带?3、右图所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月,最少为月三、联实释例,活化知识1、右图中,7月份A、B、C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依次是3、图中ABC三地降水最多地,气温最低的是地。根据气温曲线,判定位于南半球,感受到南半球的气温变化和北半球正好相

反。学会计算年较差7月份ABC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依次是ABC点拨提升:这是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总结提升:降水的条件ABC40°30°海洋陆地四、迁移应用内化知识3、1月我国南北温差大,主要受哪些因

素影响?如果全球气候变暖,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会有什么变化?四、迁移应用,内化知识1、福建省沿海降水量为什么比西部内陆降水少?2、、欧洲西部传统民居自西向东墙体越来越厚,屋顶坡度越越小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1月份0℃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移动,在中国则

向北移。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知识的迁移,通过举反例来验证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更好的理解了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因素。学生探讨,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五、构建体系归纳总结六、触摸中考强化提升4、家住威海的小红放寒假后准备去旅游,小红的旅行路线依次是莫斯科、伦

敦、南非开普敦,请从气温和降水的角度分析,小红需要带上哪些旅游必备品?五、构建体系,归纳总结六、触摸中考,强化提升2015年4月6日,几十名北京市民来到位于北京居庸关山区的京张铁路,从山顶拍摄樱花初开的美景,正好和谐号列车经过花海,该列火车被民众称为“开

往春天的列车”。结合图10,完成下列问题。1、北京(40°N)与日本同纬度地区樱花开放时间相比()A相差一个月左右B.日本早半个月左右C中国早半个月左右D.开花时间基本同步学生交流,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题

综合性很强。师生共同构建总结学生完成,自评;教师点评。●●●●2、影响中国和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降水量B.海陆因素C.地形D.土壤肥力3、请对下图中①地旅馆床铺安放在屋顶的做法加以

解释。当地男人传统服装白色长袍穿脏后,一般情况下直接扔了,而不用水洗,这是为什么呢?4、每年10月到次年5月,②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是什么?板书设计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纬度气温海陆降水地形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同纬度的海陆位置

和地形都可以影响气温。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了影响●●●①0°23.5°N②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1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