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数学冲刺压轴题《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含答案.doc,共(15)页,388.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9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5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例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D为抛物线的顶点,直线AC与抛物线交于点C(5,6).(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在x轴上,且△AEC和△AED相似,求点
E的坐标;(3)若直角坐标系平面中的点F和点A、C、D构成直角梯形,且面积为16,试求点F的坐标.图1例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点B是这条直线上第一象限内的一个点,过点B作x轴
的垂线,垂足为D,已知△ABD的面积为18.(1)求点B的坐标;(2)如果抛物线212yxbxc经过点A和点B,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已知(2)中的抛物线与y轴相交于点C,该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H,P是抛物线对
称轴上的一点,过点P作PQ//AC交x轴于点Q,如果点Q在线段AH上,且AQ=CP,求点P的坐标.图1例3已知直线y=3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B.(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
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C,若点D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四边形ABCD为梯形.①求点D的坐标;②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P,其对称轴与直线y
=3x-3交于点E,若73tanDPE,求四边形BDEP的面积.图1例4如图1,把两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方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OD在x轴上.已知点A(1,2),过A、C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抛物线y=ax2+bx+c经过O、A、C三点.(1)
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为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B沿AC方向平移(点A始
终在线段AC上,且不与点C重合),△AOB在平移的过程中与△COD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试探究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例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0)、C(0,12
)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x=4,设顶点为点P,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的坐标;(2)如图1,在直线y=2x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OPBD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M是线段OP上的一个动点(O、P两点除外),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P向点O运动,过点M作直线MN//x轴,交PB于点N.将△PMN沿直线MN对折,得到△P1MN.在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设△P1MN与梯形OMNB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
t秒,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图1图2例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D为抛物线的顶点,直线AC与抛物线交于点C(5,6).(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在x轴上,且
△AEC和△AED相似,求点E的坐标;(3)若直角坐标系平面中的点F和点A、C、D构成直角梯形,且面积为16,试求点F的坐标.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5徐汇24”,拖动点E在x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直线CA和直
线DA与x轴的夹角都是45°,△CAE∽△EAD存在两种情况.思路点拨1.由A、C、D三点的坐标,可以得到直线CA、直线DA与x轴的夹角都是45°,因此点E不论在点A的左侧还是右侧,都有∠CAE=∠DAE
.因此讨论△AEC和△AED相似,要分两种情况.每种情况又要讨论对应边的关系.2.因为∠CAD是直角,所以直角梯形存在两种情况.满分解答(1)如图1,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设y=a(x+1)(x-3).将点C(5,6)代入y=a(x+1)
(x-3),得12a=6.解得12a.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13(1)(3)222yxxxx.(2)由22131(1)2222yxxx,得顶点D的坐标为(1,-2).由A(-1,0)
、C(5,6)、D(1,-2),得∠CAO=45°,∠DAO=45°,AC=62,AD=22.因此不论点E在点A的左侧还是右侧,都有∠CAE=∠DAE.图2图3如果△CAE∽△DAE,那么它们全等,这是不可能的.图1如图2,图3,如果△CAE∽△EAD,那么AE2=AC
²AD=622224.所以AE=26.所以点E的坐标为(261,0),或(261,0).(3)因为∠CAD=90°,因此直角梯形存在两种情况.①如图4,当DF//AC时,由1()162SDFACAD,得1(62)22162DF.解得DF=22.此时F、D两点间的水平距
离、竖直距离都是2,所以F(3,0).②如图5,当CF//AD时,由1()162SCFADAC,得1(22)62162CF.解得CF=223.此时F、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竖直距离都是23,所以F1716(,)33.图4图5考点伸展如
果第(3)题改为:点F在抛物线上,点F和点A、C、D构成梯形,求点F的坐标,那么就要分三种情况讨论了.如图4,当DF//AC时,点F就是点B(3,0).如图6,当CF//AD时,FH=CH.设F213(,)22xxx,那么213()
6522xxx.解得x=±5.此时点F的坐标为(-5,16).如图7,当AF//CD时,FMCNAMDN.所以1(1)(3)8214xxx.解得x=7.此时点F的坐标为(7,16).图6图7例
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点B是这条直线上第一象限内的一个点,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已知△ABD的面积为18.(1)求点B的坐标;(2)如果抛物线212yxbxc经过点A和点B,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已知(2)中的
抛物线与y轴相交于点C,该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H,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过点P作PQ//AC交x轴于点Q,如果点Q在线段AH上,且AQ=CP,求点P的坐标.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金山24”,拖动点P运动
,可以体验到,AQ=CP有两种情况,四边形CAQP为平行四边形或等腰梯形.思路点拨1.△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面积可以求得直角边长,得到点B的坐标.2.AQ=CP有两种情况,四边形CAQP为平行四边形或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很简单,等腰梯形求点P
比较复杂,于是我们要想起这样一个经验:平行于等腰三角形底边的直线截两腰,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满分解答(1)直线y=x+2与x轴的夹角为45°,点A的坐标为(-2,0).因为△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为18,所以直角边长为6.因此OD=4.所以点B的坐标为(4,6).
(2)将A(-2,0)、B(4,6)代入212yxbxc,得220,846.bcbc解得b=2,c=6.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262yxx.(3)由21262yxx,得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点C的坐标为(0,6).如果AQ=CP,那么有两种情况:①如图2,当四边形CAQP是平行四边形时,AQ//CP,此时点P的坐标为(2,6).②如图3,当四边形CAQP是等腰梯形时,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F,那么点P在FC上.设点F的坐标
为(x,0),根据FA2=FC2列方程,得(x+2)2=x2+62.解得x=8.所以OF=8,HF=6.因此39tan642PHHFF.此时点P的坐标为9(2,)2.图2图3考点伸展第(3)题等腰梯形CAQP时,求点P的坐标也可以这样思考:过点P作P
E//x轴交AC于E,那么PE=PC.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6,设E(m,3m+6),那么P(2,3m+6).根据PE2=PC2列方程,得(2-m)2=22+(3m)2.解得12m.所以P9(2,)2.图4其实第(3)题还有一个“一石二鸟”的方法:设QH=n,那么AQ=4-
n,PH=3n,P(2,3n).根据AQ2=CP2,列方程,得.(4-n)2=22+(3n-6)2.整理,得2n2-7n-6=0.解得n1=2,232n.当n1=2时,P(2,6),对应平行四边形CAQP(如图2);当232n时,P9
(2,)2,对应等腰梯形CAQP(如图4).例3已知直线y=3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B.(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C,若点D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四边形A
BCD为梯形.①求点D的坐标;②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P,其对称轴与直线y=3x-3交于点E,若73tanDPE,求四边形BDEP的面积.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松江24”,拖动点P向右运
动,可以体验到,D、P间的垂直距离等于7保持不变,∠DPE与∠PDH保持相等.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2松江24”,拖动点P向右运动,可以体验到,D、P间的垂直距离等于7保持不变,∠DPE与∠PDH保持相等,tan0.
43DPE,四边形BDEP的面积为24.思路点拨1.这道题的最大障碍是画图,A、B、C、D四个点必须画准确,其实抛物线不必画出,画出对称轴就可以了.2.抛物线向右平移,不变的是顶点的纵坐标,不变的是D、P两点间的垂直距离等于7.3.已知∠DPE的正切值中的7的几何意义就是D、P两点间的垂直距离
等于7,那么点P向右平移到直线x=3时,就停止平移.满分解答(1)直线y=3x-3与x轴的交点为A(1,0),与y轴的交点为B(0,-3).将A(1,0)、B(0,-3)分别代入y=ax2+2x+c,得20,3.acc解得1,3.ac所
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为(-1,-4).(2)①如图2,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2,-3).因为CD//AB,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3x+b,代入点C(-2,-
3),可得b=3.所以点D的坐标为(0,3).②过点P作PH⊥y轴,垂足为H,那么∠PDH=∠DPE.由73tanDPE,得3tan7PHPDHDH.而DH=7,所以PH=3.图1因此点E的坐标为(3,6).所以1()
242BDEPSBDEPPH梯形.图2图3考点伸展第(2)①用几何法求点D的坐标更简便:因为CD//AB,所以∠CDB=∠ABO.因此13BCOABDOB.所以BD=3BC=6,OD=3.因此D(0,3).例4如图1,把两
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方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OD在x轴上.已知点A(1,2),过A、C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抛物线y=ax2+bx+c经过O、A、C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为
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B沿AC方向平移(点A始终在线段AC上,且不与点C重合),△AOB在平移的过
程中与△COD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试探究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衢州24”,拖动点P在线段OC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在AB的左侧,存在等腰梯形ABPM.拖动点A′
在线段AC上运动,可以体验到,Rt△A′OB′、Rt△COD、Rt△A′HG、Rt△OEK、Rt△OFG和Rt△EHK的两条直角边的比都为1∶2.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2衢州24”,拖动点P在线段OC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在AB的
左侧,存在AM=BP.拖动点A′在线段AC上运动,发现S最大值为0.375.思路点拨1.如果四边形ABPM是等腰梯形,那么AB为较长的底边,这个等腰梯形可以分割为一个矩形和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边分成的3小段,两侧的线段长线段.2.△
AOB与△COD重叠部分的形状是四边形EFGH,可以通过割补得到,即△OFG减去△OEH.3.求△OEH的面积时,如果构造底边OH上的高EK,那么Rt△EHK的直角边的比为1∶2.4.设点A′移动的水平距离为m,那
么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都可以用m表示.满分解答(1)将A(1,2)、O(0,0)、C(2,1)分别代入y=ax2+bx+c,得2,0,421.abccabc解得32a,72b,0c.所以23722yxx
.(2)如图2,过点P、M分别作梯形ABPM的高PP′、MM′,如果梯形ABPM是等腰图1梯形,那么AM′=BP′,因此yA-yM′=yP′-yB.直线OC的解析式为12yx,设点P的坐标为1(,)2xx,那么237(,)22Mxxx.解方
程23712()222xxx,得123x,22x.x=2的几何意义是P与C重合,此时梯形不存在.所以21(,)33P.图2图3(3)如图3,△AOB与△COD重叠部分的形状是四边形EFGH,作EK⊥OD于K.设点A′移动的水平距离为m,那么O
G=1+m,GB′=m.在Rt△OFG中,11(1)22FGOGm.所以21(1)4OFGSm.在Rt△A′HG中,A′G=2-m,所以111'(2)1222HGAGmm.所以13(1)(1)22OHOGHGmmm.在Rt△OEK中,OK=2E
K;在Rt△EHK中,EK=2HK;所以OK=4HK.因此4432332OKOHmm.所以12EKOKm.所以211332224OEHSOHEKmmm.于是22213111(1)44224OFGOEHSS
Smmmm2113()228m.因为0<m<1,所以当12m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38.考点伸展第(3)题也可以这样来解:设点A′的横坐标为a.由直线AC:y=-x+3,可得A′(a,-a+3).由直线OC:1
2yx,可得1(,)2Faa.由直线OA:y=2x及A′(a,-a+3),可得直线O′A′:y=2x-3a+3,33(,0)2aH.由直线OC和直线O′A′可求得交点E(2a-2,a-1).由E、F、G、H4个点的坐标,可得例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0)、C(0,12)
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x=4,设顶点为点P,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的坐标;(2)如图1,在直线y=2x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OPBD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M是线段OP上
的一个动点(O、P两点除外),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P向点O运动,过点M作直线MN//x轴,交PB于点N.将△PMN沿直线MN对折,得到△P1MN.在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设△P1MN与梯形OMNB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
为t秒,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图1图2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1义乌24”,拖动点M从P向O运动,可以体验到,M在到达PO的中点前,重叠部分是三角形;经过中点以后,重叠部分是梯形.思路点拨1.第(2)题可以根
据对边相等列方程,也可以根据对角线相等列方程,但是方程的解都要排除平行四边形的情况.2.第(3)题重叠部分的形状分为三角形和梯形两个阶段,临界点是PO的中点.满分解答(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yaxk,代入A(2,0)、C(0,12)两点,得40,1612.akak
解得1,4.ak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4)4812yxxx,顶点P的坐标为(4,-4).(2)由2812(2)(6)yxxxx,知点B的坐标为(6,0).假设在等腰梯形OPBD,那么DP=OB=6.设点D的坐标为(x,2x).由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得22(4)(24)36xx.解得25x或x=-2.如图3,当x=-2时,四边形ODP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当点D的坐标为(52,54)时,四边形OPBD为等腰梯形.图3图4图5(3)设△PMN与△POB的高分别为
PH、PG.在Rt△PMH中,2PMt,PHMHt.所以'24PGt.在Rt△PNH中,PHt,1122NHPHt.所以32MNt.①如图4,当0<t≤2时,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PMN的面积.此时2133224Sttt
.②如图5,当2<t<4时,重叠部分是梯形,面积等于△PMN的面积减去△P′DC的面积.由于2''PDCPMNSPGSPH△△,所以222'2433(24)44PDCtSttt△.此时222339(24)12124
44Stttt.考点伸展第(2)题最好的解题策略就是拿起尺、规画图:方法一,按照对角线相等画圆.以P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圆,与直线y=2x有两个交点,一个是等腰梯形的顶点,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方法二,按照对边相等画圆.以B为圆心
,OP长为半径画圆,与直线y=2x有两个交点,一个是等腰梯形的顶点,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