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DOC
  • 阅读 3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61.500 KB
  • 2022-1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doc,共(6)页,36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5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数学复习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旧知识,使已有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对同一问题,有的学生能够熟练、

准确地解答出来,而有的学生却感到困惑,这是因为他们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层次和水平不同,而反映出对输入信息的选择、整理和加工的能力不同的结果。通过小组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探讨,让学生自行整理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课前布置“知识梳理”小题目,明确复习要求,这样可使学生不

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创设宽松的学习研究的环境,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发挥,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取长补短,然后再归纳小结。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归纳小结出一般性的方法和原理,使各部分知识达到最佳组合状态。数学

复习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会单纯的解题术,而是应在自身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根据提供的信息,通过自身的加工处理,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进入主动积极的接受信息的状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

知识完成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从课堂交流到归纳小结,这是初步的从实践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再一次通过课堂反馈用理论指导实践,再到理论,这是一次理性的飞跃,超越了题目本身的信息。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

作用:特殊平行四边形是初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勾股定理及其运用。考查形式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与证明题等形式出现,或者与圆、函

数等相结合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2.本节课内容分析:本堂课是初三年级系统复习的证明教学中的一堂复习课,学生对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主要是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

定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在知识上已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些性质、判定的相关知识,这对学习本节知识做好了知识准备。认知水平与能力:学生已具备了很强的几何证明的逻辑推理能力。任教班级学

生特点:我所任教班的学生总体素质较好,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多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强,小组合作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有较强的参与欲望。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同时围绕本节重点,设计分层次的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

效果。2、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针对复习课的特点,主要采用以学生的合作探究为主体,教师的适时引导为辅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3、学法:教学活动是

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4、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会运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证)题。2、能力目标:通过作图、操作说理培养学

生用数学语言规范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类比、转化、推导、论证的数学思维品质。3、情感目标:渗透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以及事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辨证观点。教学重点:矩

形、菱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区别与联系;能熟练运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证)题。教学难点:运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四、教学程序1、教学流程2、教学过程:环节师“导”生“动”,教学互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用题复习

问题: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一、知识梳理1.矩形的对角线长为8,两对角线的夹角为60º,则矩形的两邻边分别长___和___.2.在菱形ABCD中,∠BAD=2∠ABC,则∠ABC=_____,∠ABD=

_____,△ABC是_____三角形.若AC=12,BD=16,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边长为,周长为。学生回答复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小组交流答案并讨论每个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回顾性质:(1)矩形四个角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

且相等.(2)菱形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引入课题对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让学生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从边和角两条主线引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定义,从而对它们的性质和它们BCDA用题复习知识梳理(15分钟)学以致用加深理解(10分钟)各显身

手再证习题(15分钟)归纳小结畅所欲言(4分钟)布置作业反馈提高(1分钟)知识梳理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8,则其对角线的长为______列出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全部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3.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4.四个角都是直角5.对角线相等菱形6.四条边

相等7.对角线互相垂直,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性质性质返回性质4.下列命题中,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有()①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四个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④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A.1个B.2个C.3个D.4个列举出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全部判定方法。矩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菱形正方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四条边都相等有三个角是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返回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或底×

高)(3)正方形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学生代表归纳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性质知识结构图(4)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学生代表归纳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判定知识结构图之间的联系进行具体系统的复习.复习几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为下面几何题的证明做好准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回顾所学知识,力求学生

能较快的找出解题的方法。OBCADODCBA辅助线GMGFCADBE辅助线GMGFCADBE学以致用加深理解各显身手再证习题例1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1)猜想:四边形A

EDF是何种四边形?并证明。(2)联结EF,试回答EF与AD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中考连接:(2008•潍坊)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8,将纸片折叠,使顶点B落在边AD的E点上,BG=10.(1)当折痕的另一

端F在AB边上时,如图.求△EFG的面积;(2)当折痕的另一端F在AD边上时,如图.证明四边形BGEF为菱形,并求出折痕GF的长.三、课堂检测强化训练:A组见课件B组:学案P79:3、4、5、6拓展提高:学案P802独立思考完成,找一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规范书写证明格式分

析图形结构,讨论多种证明方法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由学生展示讲解.(多种方法)学生独立完成,统一订正答案,强调易错问题本题的不同方法都是应用了菱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问题(2)既强化菱形对角线性质,又再次提醒学生两条线段关系要考虑数

量关系又要考虑位置关系。1矩形翻折轴对称图形的全等折痕是对称轴,起垂直平分线的作用。2从矩形含有直角这一特殊性出发,巧用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相似等知识解决问题。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课堂时间,有选择的进行练习.EFDABCFGH(A)CDABE(B)FGH(A)CDABE(B)FGH(A)CDABE(

B)归纳小结畅所欲言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通过回顾总结使学生逐渐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的复习方式.布置作业反馈提高五、布置1、基础作业:学案P79页3、4、5、6、7《中考2017模拟》顺义二模192、预习作业:学案P81页“

知识梳理”使课堂延伸到课下.板书设计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网络:例题1:2:3:五、学习效果评价复习课必须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只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才能在此

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习,温故知新,抓好基本训练,既照顾到后进生,又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深层次的问题提供平台。在对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练习加以巩固。复习课上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应出示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在练习时生生互

动,师生互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六、板书设计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网络:1:平行四边形性质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3.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4.四个角都是直角5.对角线相等菱形6.四条边相等7.对角线互相垂直,每条对

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性质性质返回性质矩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菱形正方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四条边都相等有三个角是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

返回2:例题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配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复习课重点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梳理,就是将旧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因此,梳理是复习中的重点。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知识点联

接起来(求同),二是把各知识点分化开来(求异)。这些工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准备好,否则上课时会造成混乱。梳理往往同板书联系起来,使视听融为一体,增强复习效果。在对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练习使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

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上完这节课也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各层次的学生,习题训练或考试最好有针对性的编制分层题目,让各类学生都能倾其所学、尽情发挥、各得其所。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

间,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思考需要时间,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要给学生时间,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进行师生、生生交流才能有效培养各类学生的数学能力。八、点评优点:1、感觉很扎实,内容准备充分。2、教学活动好,探究性强

,条理清楚。3、程序完备,有创新。4、复习很到位。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但教师设计的却较精炼,学生兴趣浓厚。5、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讲练结合,有创新,值得借鉴。建议:1、时间安排上做适当调整(前面知识梳理时间长了点)让学生讨论时间多些,充分些2、许多复习题目是从同一道

题中演变过来的,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如果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题论题,那么遇上形式稍为变化的题,便束手无策,教师在讲解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

学生的技能技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寻找其它解法;(2)改变题目形式;(3)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4)改变题目的条件;(5)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伸;(6)串联不同的问题;(7)类比编题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1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