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必然事件与随机事件》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132 MB
  • 2022-1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3.1 必然事件与随机事件》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3.1 必然事件与随机事件》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3.1 必然事件与随机事件》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3.1 必然事件与随机事件》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doc,共(8)页,1.13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4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13.1必然事件与随机事件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数学学段:7-9年级八年级相关领域概率论教材书名:《数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7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

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说明: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数学实验

活动和实际例子,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设计实验,充分讨论和交流等,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凸显了统计学科的特点。教学背景分析2教学内容:本

节课选自京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事件与可能性》一章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学习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此前,在小学第二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实例认识了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够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发生

的结果.另外,在本节课之后学生在初中还会进一步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以及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等内容,这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研究概率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学生情况:我所授课班级的大部分学生个性活泼,对学习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展示自己的

想法,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兴趣.由于学生在小学第二学段已经对简单的随机现象有所了解,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程度,在授课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发现问题如下:学生不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学方式:基于《数学课程标准》对教

学方法的建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会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否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或随机事件;(2)通过经历活

动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加深对随机现象的认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随机现象;(3)通过参与和经历电话线游戏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会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否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或随机事件.教学难

点: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学流程图3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借助情境,发现问题活动一阅读与思考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利用暑假期间,小明和妈妈一起来迪斯尼游玩.一到现场才发现,人实在太多了,每个项目都需要排队.第一个项目小明想玩“飞跃地

平线”,妈妈害怕一开始就把衣服弄湿,想让他玩“小飞侠天空之旅”,商量不决,于是俩人想抛掷骰子来决定.思考:教师展示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提出以下问题:(1)这是什么?(2)它的外部特征是什么?4(3)它有何用处?怎么用?(4)用它来决定公平吗?为什么?设计意图

:1.从学生亲身经历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通过骰子使学生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活动二实践与交流如果小明和妈妈仅有一枚骰子,小明一次投掷一枚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1)出现的点数可能大

于0吗?(2)出现的点数可能是7吗?(3)可能出现哪些点数?设计意图:1.通过实际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借助情境,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既为下一个环节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概念的得出做了铺垫,又让学生获得一定

的研究经验.活动三阅读与理解阅读教材P130-131,并在横线上记录几个重要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交流:事件以它的发生情况可以怎样分类?分为哪几类?思考:你能分别举出一个例子吗?设计意图:1.学生亲身经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

件”和“随机事件”概念和分类的建构过程,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通过举例,巩固概念的同时养成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二.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事件能够确定一定会发生一定不会发生事件事件事件不能够确定是否会发生事件5活动四实践与交流下列事件中哪

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1)明天早晨,大家能看到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2)从分别写有2,4,6三个数宇的三张卡片中随机抽出一张,卡片上的数宇能被2整除;(3)从装满红球的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

是白球.设计意图:选取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活动五实践与交流如果小明和妈妈有两枚完全相同的骰子,小明一次投掷两枚骰子.对于骰子向上面出现的点数,请你分别写出一个必然事件、一个不可能事件和一个随机事件.思考:(1)在两

次掷骰子中,“掷一次骰子,向上的面上共有7点”分别是什么事件?(2)若将骰子数量增加到3枚、4枚或者更多,“掷一次骰子,向上的面上共有7点”是什么事件?设计意图:通过增加一枚骰子后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使学生巩固和理解概念,并体会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事件属性的变化,增进学生

思维的严谨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六实践小小魔术师如果小明和妈妈有以下道具:(1)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4个黄球和2个白球;(2)一个不透明的黑袋子.请按照下列要求设计摸球游戏:(1)“从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黄球”是不可能事件;(2)“从口袋中任意摸出两个球,一个是

黄球,一个是白球”是必然事件;(3)“从口袋中任意摸出三个球,两个是黄球,一个是白球”是随机事件.思考:怎样设计才能实现“任意摸球”都会成功?6设计意图:1.角色的转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逆向思维能力;2.通过设计魔术,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在

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四.深化提升,突破难点活动七实践“谁更机智”最后,小明和妈妈商定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先玩哪个游戏.他们约定在两张相同的纸签上分别写上游戏一:“飞跃地平线”和游戏二“小飞侠天空之旅”,

小明进行抽签,抽到哪个纸签,就先玩哪个游戏.为了让小明先玩“游戏二”,妈妈偷偷的将两张纸签都写上了“游戏二”.但不巧,被聪明的小明发现了,他迅速将一张签纸撕了,结果小明如愿以偿的先玩上了“游戏一”.思考:(1)在他们的约定中,“小明先玩‘游戏

一’”是什么事件?(2)在妈妈的计策中,“小明先玩‘游戏一’”是什么事件?(3)在小明的对策中,“小明先玩‘游戏一’”是什么事件?设计意图:通过改变情境,使学生条件的变化,会引起事件属性的改变,体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活动八实践看视频,答问题——“守株待兔”思考:你怎样评价视频中“狼”的行为,

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随机事件感悟人生,将随机事件的意义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深化.活动九实践与交流请按以下要求帮小明和妈妈设计方案(道具不限).(1)小明肯定能获胜;(2)小明肯定不能获胜;(3)小明和妈妈获胜的机会均等;

(4)小明和妈妈均有可能获胜,但小明获胜的几率大.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设计方案,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四.梳理反馈,布置作业(一)梳理知识7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梳理(二)课上检测活动十练习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只装有4个

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其中有1个红球,3个黄球.把下列事件的序号填入下表的对应栏目中.①从盒子里随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是黄球;②从盒子里随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是白球;③从盒子里随意摸出2个球,至少有1个是黄球.事件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序号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分层作业1.必做试题:143页12.选做试题:132页提升题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对学习态度评价和学习效果分别进行评价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项目评价等级ABCD自评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浓厚较浓厚一般弱本节课独立思考

的习惯强较强中弱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多较多一般少理解别人的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好较好一般弱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的高较高一般低8学习态度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师评三种评价方式.程度同伴互评本节课发言的次数多较多一般少本节课发言的质量好较好一般差本节课课堂练习的正确性高较高一般低师

评上课听讲的专心程度专注较好一般有时分心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高较高一般低课堂发言反应出的思维深度强较强一般低评价说明在评价等级下,相应的栏只选一项,打√评价量规:通过活动十的解答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本教学设计与以往

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1.依托活动,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本节课设计了丰富的学生活动:实验操作、问题判断、举例说明、设计游戏、听故事,明事理等,以活动为主线,学生始终以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分

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2.关注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在活动三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形成后,安排了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说明每一类事件,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3.巧用数学故事,进行学科寓教利用抽签、观看视频《守株待兔

》等设计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随机事件,而且渗透德育教育于无形中.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