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2.10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4-八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docx,共(8)页,899.65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4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活动是
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力图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第四单元的内容。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所以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它也是学生在初步学习了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知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
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2、学生情况:我校是顺义区一所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弱,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几何识别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仍有待于提高,他们能够清晰看出图形的特点,却
表述不清,缺乏概括归纳能力。3、教学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学习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主要采用“讲授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得出新知,使学生真正做到乐学、爱学、会学。4、教学手段:主要采用
ppt及实物投影等多媒体设备及学具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5、技术准备:电脑、实物投影•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设计课题12.10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总课时3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准确画
出对称轴;2、经历探索轴对称图形概念及判断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3、通过对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观察、欣赏,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兴趣,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并准确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教学方式讲授式、探究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投平面图形彩纸片(学具)教教师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智力测验观察这些图形左右结构的共同特征(对称)。生活中这种对称的现象是随处可见的。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欣赏几组图片:故宫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之一思考,让学生将猜想的图形画在黑板上,并说明理由。认真欣赏图片,仔细观察物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引入课题做好准备
学过程埃弗尔铁塔天坛体左右结构的特征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价值三菱奔驰大众教师提问:(1)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呢?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我们把具有这种结构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2、得出轴对称图形定义(2)怎样说明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呢?以“雪人”图形为例
来说明(教师完善学生语言)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翻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则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为对称轴。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3、例题讲授思考,尝试举例(人,眼镜等)思考,边演示边用语言叙述尝试说出检验学生是否对轴对称图形有
初步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引入课题为引出“轴对称图形定义”做好铺垫培养学生的通过做例1你有哪些感受?教师板书:注意:(1)判断方法:翻折完全重合(2)对称轴的条数不确定(3)常见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圆、角4、巩固新知小试牛刀1:下面这些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
形?指出它们的对称轴。0,1,2,3,4,5,6,7,8,9小试牛刀2:下列同学的名字中哪些是轴对称汉字呢?指出它们的对称轴。王可心黄硕李紫英李童盛惠平李晶晶小试牛刀3:下面的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指出它们的对称轴。AHKM
NSTVXY5、动手实践趣味折纸(小组比赛):通过折纸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如:蝉、鸽子等。看哪组同学折的最标准、最漂亮!(发给学生蝉的折纸操作过程,供学生参考)“轴对称图形”定义思考先独立判断并尝试画出图形的对称轴,然后小组验证,最后找小组代表展示答案(背投),其他组补充订正,完善答案学
生思考、回答问题口答语言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通过本例题使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对称轴条数不确定、几何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知识。同时教具演示指出平行四边形虽然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另外一种对称的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养成做完题后善于反思的好习惯,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贯穿在语文及英语等学科之中,体思考:应如何检验你所折叠的轴对称图形是否标准?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知识方面(略)(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其他学科也如此。所以要学好
各科文化知识,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的丰富多彩。(3)感受数学与其它学科有密切联系。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正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属于二(3)班这个大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共同创建一个和谐进取的班集体。7、布置作业自创一
幅漂亮的轴对称图形。如:积极思考,快速抢答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积极参与活动,创造性折叠一个轴对称图形。认真思考,自由发言课下完成会到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各科的均衡发展,同时用本班学生的真实姓名更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变式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的理解,变换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及时反思,督促自己进步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再次巩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以便调动学习积极性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智力测试)、欣赏图片、趣味折
纸等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比较高,他们主动与组员合作,积极验证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能力也有了提高。五、教学设计特色:(1)本节课从兴
趣入手,以兴趣为先导,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智力测试”为本节课的引入点,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找出数学规律,极大地调动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真正起到了“设疑激趣”的作用。(2)本节课设计了生活中多个领域(如:建筑物,动物,银行标志,汽车标志,剪纸等)的色彩鲜明、引人入胜的轴对称图
形,形象、生动、直观的让学生理解概念,形成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价值(3)本节课习题类型的设置比较新颖、丰富,有很强的吸引力。将数学、语文、英语等各学科贯穿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
促进学生各科的均衡发展;同时用本班学生的“真实姓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折纸”变换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再次巩固新知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