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湘美版】四年级上册《名碑名帖欣赏 颜勤礼碑》教学素材3.docx,共(6)页,4.36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26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颜勤礼碑》欣赏相关图片二、《颜勤礼碑》欣赏相关故事黄泥习字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外祖父和母亲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母亲见儿
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呢?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
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
。辞官拜师颜真卿二十六岁那年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两年以后,他在朝廷里做了校书郎。后来他去当专门管理地方治安的县尉。县衙里公事很多,可颜真卿还是不忘练字。他想,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写字的功夫还不到家,还要拜高明的人为师
才行。不久,他就辞去了官职,拿着自己写的一些字,赶到洛阳去拜大书法家张旭为师。张旭对他说:“你的字写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你只要勤练,字就能有长进
,就不必拜我为师了。”颜真卿回家以后又在朝廷里做了官,可他心里总放心不下向张旭学书法的事。过了不久,他又来洛阳找张旭。张旭见颜真卿第二次辞官学书法,被他的一片诚心感动,就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徒弟。写字的秘诀一天,张
旭和颜真卿一起谈论书法,张旭问:“三国时候的钟繇,把写字的方法归结了十二个字,你知道是哪十二个字吗?”“是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还有损、巧、称。”“对!这十二个字是书法的精髓。现在,我把我多年的体会传给你。这‘平’字是说,横的笔画要写得平,但是,
不能太平,要有气势,不呆板;‘直’是说,竖划要从不直中求直,下笔要放纵开来,不能歪斜变曲;‘均’指的是字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空隙,要均匀自然,不能过远过近;‘密’是说,笔画相连处要不露痕迹;‘锋’是每一笔的收处都要写好笔锋,使它挺健有力;‘力’
字很容易懂,是说字要写得有骨力;‘轻’是说笔画在转折的地方,要轻轻带过;‘决’的意思是说,下笔的时候,一定要果敢坚决,不能胆怯犹豫;‘补’是头几笔没有安排好,就要设法用下面的笔画来补救;‘损’字很重要,是说在一点一画的书写上,要让人感到还有余意没有表达出来,能引起人的想象;最后是‘巧’和‘称
’,‘巧’是要把字的形体结构布置得富于变化;‘称’不但是说字的笔划结构要匀称,在一篇字的布局上,也要大小疏密得当。这样字看起来才能匀称。”原来,对这十二字的解释,张旭从来没有向别人讲过,今天他传给了颜真卿,从此,颜真卿的字写得更好了。后来,他融汇了前代书法家的特长,自己创制了一种新
字体。这种字体精神饱满,厚重朴实,刚健雄壮,很受大家的喜爱,人们叫它“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