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浙人美版】一年级上册《4 生活中的基本形》教学设计1.doc,共(6)页,6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97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材版本: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级:一年级上册第四课课题:《生活中的基本形》【教材分析】美术是诉诸于视觉的,而视觉所感受的对象则是“形”。“形”是美术的基础要素,也是美术教育的基础要素。基本形是美术“形”中最基本、最概括的一种形式,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大多可以提炼概括为各种基本形。本课
的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素:首先是发现认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具有不同基本形的物体,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各种基本形,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基本形的能力;其次是提炼组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物象中不同基本形的组合所
带来的造型美感,并通过基本形来解构、提炼物象,培养学生提炼、概括、表现物象的能力;最后是运用表现,引导学生用基本形概括组合,对生活物象进行再造创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课实施过程中不能生硬地用最简单的基本形概括生活的物象,而应认识到可以由若干个基
本形组合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发现、创作呈现个性和童趣的作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各种形状,说出生活中物体的各种基本形。2.以房子作为媒介,运用各种基本形及简单的组合方法表现;尝试用拼贴的方法,表现自己对组合形的感受。●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直观地感受和
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2.用拼贴的方法表现由基本形及其简单组合而成的房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观察、拼贴、组合各种基本形的过程中,提升对形的审美感受力。【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从生活物品或景物中发现各种基本形。【教学
难点】通过拼贴房子,掌握各种基本形的组合,在组合中感知简单的遮挡关系,使组合更丰富。【教具】多媒体(手机、课件),勾线笔、马克笔等。【学具】学具袋、照片、勾线笔、彩色笔、油画棒等。【教学设计】一、导入激趣——重温幼儿园时画的房子。1、画一画,幼儿园时
学画的房子。师:上课!小朋友们好!问题1:小朋友们在幼儿园的时候画过房子吗?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分析:1、老师分析作品(1),他用了哪些形画房子?2、补充作品(2),还有用什么形画的?小结:我们
把三角形、方形、圆形等称为基本形(板书)。2、走进房子,寻找其他形。问题1:为什么用这些形?预设回答:生活中的房子就有这些基本形。问题2:生活中还有别的形吗?我们一起走进房子看一看。师:老师发现了,画框是方形的,小朋友们有发现吗?在客厅中找出相应基本形,问题3:你还能想到其他基本形吗?出示课
本。师:打开课本,你发现了哪些形?小结: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有基本形,等着我们去发现!二、感知组合。1、看出组合。问题1:课件演示(动画——组合)师:看这些基本形,在做什么呢?预设回答:这些形组合在了一起。问题2:经过组合,变成了什么?预设回答:是我们的校门
。师:诶,刚才小朋友们画房子,就用到了组合的方法。2、师生互动,组合东方明珠塔。问题1:课件出示上海外滩。看,这里有你认识的房子吗?预设回答:上海东方明珠塔。问题2:它是由哪些形组合而成的?老师拿出相应形,与学生互动。预设互动:老师这里有两个圆(摆放),中间用什么形
连接?怎样摆放?拿出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放哪个位置?怎么放?上面是怎样的圆和方?最后我们用更小的方形和三角形做顶端。小结:我们一起把东方明珠塔组合在了黑板上。3、小组合作,组合房子。引导:请小朋友也来试试组合房子。师:小朋友们想试一试吗
?指令引导:请小组长拿出学具袋中的照片,分发给同学,大家一起讨论发现,照片中的房子主要有哪些形?请小组长汇报。第一组的房子主要有哪些形?第二组呢?第三组有哪些形?是什么样的长方形?第四组找到了吗?椭圆形
一样大吗?第五组的房子用到了很多形,你们发现了哪些?小结:五座房子用到了不同的基本形,接下去请小组合作组合一下。组合活动:各小组尝试对应照片,将找到的基本形组合起来。对3、4两组重点指导,引导发现组合时出现的遮挡关系。作品出示。师:刚才大家齐心合力,将照
片中的房子用基本形组合出来了,请大家看看。问题1:老师想请第三组介绍一下,你们在组合时,发现了什么?预设回答:长方形的长度不同;组合的时候,前面的方形遮挡了后面的方形。4、示范组合中遮挡关系的绘画方法。问题1:这些作品中,还有一座房子
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是哪座呢?问题2:要把它画出来,应该怎么画呢?教师示范,与学生互动。提问:这幅组合图中,你看到的最完整的是哪个形?后面被遮住了一部分的是什么形?上面的方形比刚才的要(小)。同样是一个被遮挡住的(椭圆形)
,也比刚才的要(小)。再画一个更小的方形和椭圆形,最后加上屋顶,是(三角形)。添上颜色,我的房子就画好了!三、作品欣赏,感悟形的组合1、同龄人作品欣赏。师:现在,让小朋友们再画房子,你想怎么画?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问题:你被那幅作品吸引住了?吸引你的是哪个地方?哪些基本形的组合,让你
觉得特别?预设:(出现色彩问题)漂亮的颜色让这个形更加的显眼;鲜艳的颜色让这个形更加漂亮!2、分享创作思路。师: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你打算用哪些形来组合自己心中的房子呢?你选用的这些基本形,将会怎样组
合?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师:听了小朋友的想法,老师更期待大家的作品了!出示作业要求:1、用基种形,通过组合,画出心目中的房子。2、添上颜色,让房子更漂亮。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工具,挑选你喜欢的基本形,将它们组合成你心中最美的那座房子,添上颜色,让它更漂亮。指导作业的着重点:1
、对于用形单一的学生,引导更多形的组合。2、平面画的作品,引导加入遮挡关系,使画面效果更生动。3、色彩处理中,引导颜色的对比,鲜艳的颜色使最喜欢的那个形更加凸显。五、作业展示、点评。师:哇,刚才小朋友们都用了自己喜欢的形,组合出了那么多漂亮的房子。我们一起
来看看,你最喜欢哪座房子?被它的哪些基本形吸引住了?第一眼看到了哪个基本形?哪些形的组合你觉得最特别?点评时,引导学生描述房子中形的组合,如:屋顶形的选用,用了多少形来画,组合中出现了遮挡关系等。六、拓展、总结。课件出示迪拜《风中烛火大厦》师:大家看,这座房子用的是什么形呀?它用到
的是自由形,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由形的物品,希望大家继续去观察、发现。师:今天我们找到了许多的基本形,并将基本形通过组合的方法画出了心目中最美的那座房子,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基本形,并用它们妆点生活,美化环境,好吗?下课!小朋友们再见!【教学反思】:一年级的课程非常基础,我
觉得一节课就是一个桩基,桩基越稳固,上面的高楼大厦才能更自由的造型、延伸-----------------前言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基本形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说出圆形、方形、三角形,对于爱心形、五角星形等也不陌生,所以课堂中认识形的环节精简了,重点放在了从生活中去找出各种基本形。教学设计中以房子
为载体,一来是参考幼儿园的绘画课程基础,二来房子是生活中的常见物,且用到的基本形很多,可以贯穿整堂的各个环节,形成前后呼应。走进房子就是走进生活,在房子里寻找基本形,意在给学生一种引导。【反思:这部分可以再加入一点发散,让孩子自己想一想,还能想到哪些基本形及对应的物品,这样课后也会形成一种意识常态
,主动的去寻找、发现】发现组合环节中,加入了校门,是一种关注引导,希望孩子们能够关注身边各种基本形的组合和应用。东方明珠塔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且基本形非常明显【反思:组合明珠塔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先来试
一试,出现错误也是一种学习,再通过教师的纠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通过东方明珠塔的组合,引导孩子们分组组合房子,不仅是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合作中取长补短,让孩子相互学习,在探索中共同进步,这里分组的五座房子(悉尼歌剧院、泰姬陵、迪拜塔、天坛、石室圣心大教堂
),各有特色,其中两座房子(迪拜塔、天坛)出现了遮挡关系,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共同参与【反思:图片经过筛选,已经选择了比较简单的基本形,孩子能够马上看出什么形,但在具体组合中,还是出现了困难,比如天坛的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它们的组合顺序,在引导后,能够马上找到规律,说明孩子有很强的领悟力,对后期的绘画有较大的帮助,这个地方,教师如果能拍摄下孩子们前期错误的组合视频,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对感悟学习来说会有更大的帮助。】在学生合作组合后,我加入的示范就是天坛,出现遮挡,引导组合的形式不拘泥于平
行化,而绘画顺序与组合顺序是相反的,给孩子一种思维模式的引导【反思:这里是否应该让孩子来画一画,同样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许孩子会有不同的绘画方式,而不局限于老师的模式中】同龄人作品欣赏环节,出现的都是单座房子,主要为了突出基本形,欣赏的组合不在多,主要为
了引导一种组合的意识,喜欢的基本形,通过组合出现的视觉效果各有不同。【反思:同龄人作品可以和现实的房子对比着出现,这样就更加能够体现孩子的创意,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会拘泥于现实房子的形态】孩子们的创意
还是比较多的,而且通过学习,很多孩子的画面中出现了遮挡关系,使组合效果更多、更生动、更有趣,且与生活中常见的房屋之间的遮挡关系相符合,相信孩子们以后的绘画中也会有这种遮挡意识,对以后的教学是一种铺垫,在作业呈现的方式上,可以再做些
推敲。【反思:是否可以营造一种氛围,比如房博会、建筑展等,使作品立体化的呈现,学生欣赏的感觉也许会大不同】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基本形,从生活中找到各种基本形,难点是形的组合,我将组合的形式扩展出现遮挡关系,作业效果上来说,实现了预期目标,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
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结语: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老师,每一次课就是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能带给我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