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5. 深浅变化》教学设计1.docx,共(2)页,20.79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93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5课深浅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2、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表现美得能力。教学重
点: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教学难点: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教学准备:铅笔、橡皮、画纸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展示教师素描和水彩作品2.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设问:你看到了怎样的视觉效果?这些作品和你平时画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只有影调的深浅变化,形状为简单几何形体)3.揭示并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学习认识深浅变化,尝试表现画面的层次感。二、认识明暗、探究方法1、引导思考:我们看到了画面上立体空间是由各种各样的色彩深浅明暗构成的
,我们也能学习用笔触来表现这种深浅明暗。大家想一想,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呢?2、学生谈论回答,教师倾听,可参与谈论。(线条,块面,网点……)教师概括小结并板书:用线条排线构成的块面来表现不同深浅效果。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排列疏则弱,密则强。3、学生自主尝试用铅笔皴线,能皴出深浅渐变变化。
三、展示效果、布置作业1、教师收集一些用铅笔皴线完成的学生尝试作业展示给全体学生看,使其掌握正确方法。2、教师随堂演示活动一的作画方法和过程。画一单元几何形,用遮挡或重叠的方法加画单元几何形,再加画成组合图形,最后皴深
浅线条块面,表现明暗层次。3、布置学生作业。设问:你会想象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有创意地重叠、遮挡?怎样使组合的画面既有深浅明暗层次,又美观好看?4、学生开始作业。课件出示作业要求。四、个别指导、拓展思路1、教师针对个别绘制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诸如:单元形不好看,遮挡重叠的不
美观,皴线条少轻重强弱变化等。2、发现个别有创意的,美观大方的作业及时给全班同学看,给大家以启示,拓展作业思路。3、教师针对普遍性问题,及时告诫大家,或改正或引起注意。五、教学评价、课堂总结1、完成了创作的同学可将作业贴在展示板上,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作业,也可以欣赏评价他人作业,并
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2、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评价。3、课堂总结:肯定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表现。根据作业效果,表扬善于创新,肯动脑,有想法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