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8. 静物一家》教学设计2.docx,共(4)页,15.56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92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8课静物一家(活动一)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2、学生初步遵循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将静物进行合理配置并描绘。3、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使之能以审美之心感受生活,创造美的生活,体会平凡生活的幸福
。教学重点:学会用流畅的线描绘静物。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中,主体物的摆放,以及画面的均衡。教学准备:课件,勾线笔教学过程:一、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
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师: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3、欣赏图片,了解什么是静物画。即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叫做静物
画。4、游戏了解静物的分类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静物找朋友的游戏,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用途等特征在所有物品中找朋友。师总结:每一幅画中,静物之
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的同属某一使用功能,有的同属某一使用环境。如厨房用具、儿童玩具等。二、观察分析,认知静物画中主次关系1、出示《童年的回忆》油画作品,组织学生欣赏分析提问:画面上画了什么内容?通过画面的欣赏,你能感受到画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些物品与人
们的生活有着某种关系,它们是默默无声的,但艺术家根据一定的意图将它们组合在画面中就产生了思想的内涵。2、这幅画的主体物是什么?能形成画面视觉中心的某件物品一般称为主体物,其他物品是次要物品,一般情况下,主体物形体较大,且在画面较为中心的位置。2,出示《南瓜和桃》作品。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在画面上众多的物品中,你们能用线条快速标记出作品中的主体物吗?请学生在教材上用铅笔勾勒出画面主体物的位置。三、辨析讨论,体会构图的美感形式1师:同学们,这些静物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它们是根据作者的需要,认真的
选择,精心的摆放出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最常见的画面构图。三角形的构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视觉中心突出。圆形的构图:能够集中视觉中心,物体的摆放整体紧密不零散.四边形的构图: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构图。2.教师出示教材中厨房灶台一角的图片,这么多的物品,形体多样,
大小不一,我们可以先给它们分成三组。出示第一组以锅子、饭碗为表现对象的三幅构图,学生观察、思考:你会选择哪种方式的画面?为什么?师生小结:(1)画面构图空旷,画中物体与画面空间对比过于悬殊,缺乏恰当的比例关系。(2)画面构图太满,物体所占的空间、位置过多,感觉画面“不透气
”。(3)画面构图适中,物体与画面空间比例恰当。2.出示第二组以开水瓶、第三组以油瓶为表现对象的两幅构图,学生选择、思考:你更喜欢哪一幅构图?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师生小结:(1)画面构图太偏,物体集中偏向画面的一侧,画面感觉不稳定,失去
均衡。(2)画面构图适中,物体位置与画面空间协调,画面均衡。3让学生上来修改下构图,可以适当的添加省略或者位置调整。四、作品赏析欣赏画家静物作品,体会作品中的构图美感。五、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选择教材图片中提供的劳动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构践运用图方式画一幅草图。注意物品的大小主次关系,以及物晶在画
面的组合摆放位置。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六、作业展示师生交流评价1.收集、展示部分学生作业。2.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小结。七、课后延伸除了画的静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表现这些静物的?有雕塑的静物,墙绘的静物,刺绣的静物,还有版画做出来的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