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上册《9. 可爱的班集体》教学反思1.doc,共(5)页,6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91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孩子们,课堂是你们的,动起来!——《可爱的班集体》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可爱的班集体》是湘教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学习纸版画头像,引导孩子感悟班集体的温暖与欢乐。通过观察与探索来学习纸版画制作的基本方法。以集体创作的形式,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厚情
谊,使学生从中领悟班集体可爱的深刻含意。二、教学总结拿到课题,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真正在每一节课上得到发展
?这一系列的问题紧紧缠绕着我。于是,备课中,我紧扣以上几个问题,作了相应的努力:(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我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创
设了摄影师的情景。课前,我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与学生交流,给学生拍照,让摄影师的情景贯穿整个教学。因此在整个教学中活动中,学生能始终保持兴趣,紧随教师的教学思路。22、转换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我以摄影师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打破学
生在老师面前不敢发言的现象,增近亲和力。纸版拓印的教学是小学美术课程中有难度的课程,它技法丰富,课时却很少。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摒弃了常规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技法的方法。我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探究完成作品制作。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体验、感受,从而发现纸版拓印的形式美和艺术美以及有趣的创作方法,创作活动中学生一直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3、突出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我用勾线笔大胆概括出人物脸型、发型及五官特征,并在拓印的画形、套剪、粘贴、涂刷、拓印五个步骤逐次
示范。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确实不可少。在教学中,为避免学生创作过程中无从下手的弊端,我没有直接示范整幅作品的创作过程,而是降低了难度,分轻重逐次示范。(二)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主动体验拓印的艺术美。小学期间,儿童从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主要处于低幼期,接受问题的能力只能是由简单到复
杂,加之,拓印涵盖着一定的知识和技法,学生接触又非常少,所以小学生学习剪纸拓印显得有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设置三个递进式的环节:首先,我让学生观察3班级的集体照。其次,欣赏对比拓印作品和照片的区别,让学生感受到拓印作品的形式美、概括美
和艺术美。最后,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完成拓印作品的创作。学生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拓印创作的一些简单知识和技巧。(三)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找到拓印创作的方法和规律。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善于进行精彩、准确地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
发下进行自主探究,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具有个性的新形象。本节课我充分调动学生极积性设计了两个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第一,让学生通过对比自主探究出纸版拓印的形式美、概括美的特点。第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制作步骤,进而初
步了解拓印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方法,树立了自信心同时激发了想象力。三、不足之处1.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简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炼干净,严密组织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句教学语言,做到简洁、有
序。这样即节省时间,又让学生心旷神怡,听得明白清楚印象深,有利于掌握。2.在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控上不够准确。教学中,学生对人物脸型、发型及五官的学习作为知识回顾即可,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拓印的知识环节。43.在作品呈现多样性上,教师引导还不到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很多同学用了同样的表情,
而只有少部分同学有独特的表现,这时我应该在及时的出示这部分孩子的作品,给其他孩子以启发,相信这样作品的形式会更加丰富。四、改进策略(1)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才能得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2)丰
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拓印的相关技能技巧知识,在今后教学可以更好的掌控课堂。(3)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认真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讲座学习活动,认真撰写日记和论文。(4)学会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积累经验,把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
位,树立为学生一生负责的理念,培养人、塑造人,形成自己独有的工作风格。(5)让自己多学:除了向书中学习外,还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向名师学习,与名师结对。总之,本课教学重点是感受纸版画的艺术美,学会用纸版画的拓印和制作方法表现人物头像。通过纸版拓印表现自己的个性头像,我充分尊重学生
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不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品,更不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5生的作品,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当然,尺之木必有节,寸之玉必有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完善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