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美版】(杨力)四年级下册《第9课 运动场上》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75.288 KB
  • 2023-03-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美版】(杨力)四年级下册《第9课 运动场上》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杨力)四年级下册《第9课 运动场上》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杨力)四年级下册《第9课 运动场上》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杨力)四年级下册《第9课 运动场上》教学设计1.docx,共(8)页,75.28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80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堂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年级四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人美版第9课《运动场上》学习领域/模块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9课《运动场上》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运动场上》一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在表现内容层面上,是第8课《摄影——精彩的瞬间》的延续;在指示目标的层面上,学习用不同的构图形式,表现一组运动中的人物。本课侧重于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分析与了解,学习运用生动、夸张的表现手法,以及不同的构图形式,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运动场景。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经

验密切联系,以表现学生熟悉的、常见的事物为题材,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唤起创作的欲望。2.学习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表现人物运动场面,还不具备人物比例知识以及多人构图意识。在表现

人物动作方面依然有欠缺,不过通过四上《快快乐乐扭秧歌》四下《摄影—精彩的瞬间》两课的学习,尤其是《摄影—精彩的瞬间》一课,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生动”一词,为这节课做好了铺垫。使得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很容易理解“生动、夸张的”表

现方法。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1、学生们缺乏人物比例意识;2、表现人物动态不够大胆夸张,缺乏生动,导致人物形象概念化,缺乏生动性;3、动态僵直呆板,人物造型过于简单;构图不够新颖,作品缺乏表现力;4、在构图方面,学生还不具备画多人场面的基础,对于构图意识还很缺乏,体现在:构图太小或者太大,缺

乏细节刻画,缺乏“遮挡”意识。5、学生极易局限于局部刻画,缺乏整体构图意识。3.学习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知识:观察分析人物动态规律,学习夸张表现生动的人物动态的方法;了解俯视、仰视等构图形式的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利用夸张的手法、新颖的构图表现一组运动中

的人物,培养学生对人物动态和造型进行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们大胆表现,提高造型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探究、体验、示范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运动中的人物。(2)通过个人、小组探究,教师引导与示范等方式解决新颖构图的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引导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拼搏精神,勇于表现富有个性的人物动态,渗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2)通过作品欣赏和课堂艺术实践,感受运动的美感,激发学生爱运动、爱生活的情感,并对运动题材的绘画创作引发热情。4.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分析人物的动态规律,掌握表现生动动态的基本方法,创

作出富有情趣的运动场面。教学难点表现生动的运动姿态,构图新颖。5.学习评价设计1、画面中的运动状态要符合人物动态规律;2、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单个运动中的人物动态;3、人物比例基本正确,能够运用生动、夸张的表现手法;4、注意细节的刻画;5、

人物构图适中。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习活动环节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作品——《运动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看看我们的运动场上又会出现哪些运动项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线描的方式表现运动场上的人物

动态。活动一:学生安静坐好,听课。设计意图:激趣导入,通过作品展示,直奔主题环节二:情景再现师:看到这两幅作品,让你想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呢?师:哪位同学能上台表演一个动作吗?让大家猜一猜你做的是什么运动?活动二:踢足球、打篮球、跑步......(同学一起来说)学生上台表演动作其他同

学认真观看设计意图:情景再现,还原运动场上瞬间,提取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接下来的环节创设条件。环节三:知识探究师: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线条方式,表现人物的动作呢?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幅线描作品(展示),请同学们

欣赏。生:欣赏作品,进行点评师:同时老师也带来了四组学生的作品,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师:我们可以总结为:“头一、身二、腿三”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第二幅作品,仔细观察他的动作,哪个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他此时的动作?师:接下来老师请来了一位好帮手——木偶。请同学们使用木

偶摆出这个动作。摆的同时,注意观察木偶的哪些关节是可以活动的?师: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摆出这个动作的?同时,发现木偶的哪些关节是可以活动的?师:正是因为这些活动的关节,才是我们有了各式各样的动作。师:刚才巡视的时候,老师还发现了这

个木偶,请同学们帮他找出问题。师:这样就违背了人体运动的规律了。生:人物的比例不对,头太大了。生:通过观察图片,认真思考。生:他的腿......头......生:摆放木偶动作。并观察木偶的哪些关节是可以活动的?生:上台展示,并回答:肩

膀(肩关节)......生:认真观察,发现问题“顺边”师:如果我们将这些关节用线条连接起来,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师:我们用非常快的方法,找到了人体的动态线。这也是我们表现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师:这个方法简单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师:请同学们根据下发的材料,画出人物的动态线。师:展示作品。看

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概括动态线的方法。师:那么如何表现人物动作的生动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这两幅作品师:这两幅作品,哪幅更接近真实?师:哪幅更加生动呢?师:说一说你的理由?师:最后再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对比作品,“哪幅作品细节描写的更加生动?”师:通过

细节的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认真观看,小组讨论。生:想生:画动态线,初步尝试“画动态线”生:上台展示自己作品,并简单介绍。生:通过对比,认真观察。生:第一幅生:第二幅生:辫子......运用了夸张生:第二幅。的生动。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们初步

了解“人物比例知识”,学习“画动态线”,明确“生动表达”“和“细节描写,明确”绘画步骤”。为艺术实践环节做铺垫。环节四:教师示范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也知道了如何表现人物动作更加生动,接下来老师也想运用这些方法画一幅人物动作。师:同学们

说一说第一步先干什么?师:示范师:运用这个方法,很快就画出来人物动态,而且很生动。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添加五官和细节,使它更加生动。活动四:生:画动态线。生:认真观察教师示范。生:认真观看细节的示范。设计意图:通过示

范环节,突破本节课重、难点,强调“生动”、“动态线”、“添加细节”等方法,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大胆表达的欲望。环节五:艺术实践观察分析人物动态规律,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单个运动中的人物动态。活动五:生:参考素材进行艺术实践。突破重难点。并完成课堂目标。要求:人

物比例基本正确,人物动态生动、夸张,注意细节的刻画。设计意图:艺术实践。环节六: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点评,集中展示。活动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设计意图:通过自评与组内互评,教师点评,梳理本节课知识点,总结与提升。环节七:总结与提升活动七: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7.板

书设计《运动场上》方法:1、动态线2、生动、夸张3、添加细节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作业设计:观察分析人物动态规律,能够运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单个运动中的人物动态。在了解人物基本比例的基础上,能够抓住人物运动的动作瞬间,运用生

动、夸张的变现手法,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细节的刻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用于表现的良好习惯。为后期学习具体的人物动态,表现、动态之美打好基础,培养学生们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道理。9.教学反思与改进《运

动场上》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侧重于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分析与了解,学习运用生动、夸张的表现手法,以及不同的构图形式,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运动场景。学习用不同的构图形式,表现一组运动中的人物,由于考虑到本课学习任务过重,避免“面面俱到,面面讲不到”的现状,我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让学生画单个人的

动态,通过作品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们了解人体运动规律,初步了解人物动态比例,引导学生运用夸张、生动的表现形式,同时进行细节的刻画。其实在试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最多的就是:1、自己总想“面面俱到,可总是面面讲不到”,

怕讲深了,又怕讲浅了。结果导致学生在整个“流水线”下来,收获平平,总是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归结原因,还是对课堂目标理解不到位。理想总是美好的,可现实很残酷,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手写教案、再对三、四年级同学的一边又一遍的前测

,结果学生们总是能给我带来“惊喜”,结果想要达到的效果却总是达不到,要么是自己语言表述的问题,要么是对于学情的理解不到位,要么就是对课堂目标理解有偏差,总之,经过一边又一遍的试讲,总体上会比起初好些,于是重新解

读教材、教参,咨询同事,反复修改教案。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公共管理平台上找寻优秀案例进行观摩,欣赏,一边又一遍的体会与学习成功课例,其实在整个备课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学会运用教参,进行单元归纳,找寻“纵向、横向”之间的联系,从课表中整体设计课堂目标。本节课我采用作品对比的方式,突出重、难

点,通过学生回答、观察、分析与模仿,使学生深刻理解“人体比例”、“生动”、“夸张”和“细节描写”,通过摆木偶,寻找人物活动关节,进行连接活动关节,形成“动态线”。最后,通过教师示范,突破重、难点。通过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堂表现能够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动态线的方法画出人物运动动态,且能够主

动的运作“细节描写”、“适度夸张”的方法,添加细节和夸张动作,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出现以下问题:1、线条的流畅性,2、构图时不自信,“不敢”使用勾线笔直接绘画等问题。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