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杨力)二年级下册《6.大人国 小人国》教学设计7.docx,共(7)页,582.07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77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模版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年级二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相关领域造型·表现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主题造型·表现1.单元内容分析《大人国小人国》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四册第6课内容。本课与《画日记》、《公交车站》、《我们带上红领
巾》几课同为以表现人物为主的“造型•表现”领域课程,在整册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往常不同的是打破常规学习,用对比、夸张、想象创造大小悬殊的人物比例关系,处理画面结构的组织。《画日记》和《公交车站》能选择不同的形象,创造性地组织画面清晰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及自己的感受。
同时《公交车站》和《大人国小人国》更强调画面的遮挡和对比关系,《我们戴上红领巾》中强调人物刻画和神态的基础上,准确表现人物的动作特征。在单元课程中这三课对人物的要求有相同的目标。2.学习者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学生年龄段的发展需求。二年级
学生正处于“儿童期”(3岁至10岁)。在此之前,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创作主题多以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为主题创作元素。很少注重从学生所看过的童话故事出发入手,并能够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因此本节课从讲授形式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小对比关系的知识也可以作为新的知识点添加到画面的创作中去。3.
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与技能:通过观赏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
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
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从中发现、想象有趣事物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
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
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1.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与所学内容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增强其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的形式的感受
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2.直观性物品的运用包括范画及过程范画、模型、课件等其他辅助教具。通过这些直观性教具的运用,学生将会使一些抽象又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简单化。1.情境导入→2.学习体验(1)趣味体验讲授(2)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找方法
(3)赏单元课程优秀学生作品→3.创作实践→4.拓展延伸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大人国小人国》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侧重通过表现人物及景物,引导学生了解对比的概念,明确大与小是相对
的。在学习表现大小对比关系的同时,引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课既注重引导学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又注重深入浅出地渗透“对比”的形式原理,同时,培养学生敢于想象与创新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乐趣。本课教材通
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表现大小对比关系的同时,注重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表现。本课以现代
教育理念为依据,运用支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呈现学习过程。基础教育改革对美术教学设计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善于观察发现美,体验探究表现美。2.内容分析本课属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经过前三册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人物造型表现能力。如:在一年级下册《画自己》《我的好伙伴》《下雨了》、二年级上册《我爱我家》《节日里》等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表现人物造型及动态特点都有了一定基础。本课与《画日记》《公交车站》《
中国杂技》《我们戴上红领巾》几课同为以表现人物为主的“造型·表现”领域课程。与其他几课相比,本课侧重通过人物及景物,引导学生了解对比的概念,明确大与小是相对的。在学习表现大小对比关系的同时,引发学生联想,培养
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课在造型表现方面,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画家作品、教师范作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领悟怎样用对比手法表现大与小的差异,怎样表现人物的造型特点、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
本册教材中前第五课《到天空去旅行》以及后第九课《参观海洋馆》、第十五课《我们戴上红领巾》、第十六课《杂技艺术》中人物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学习者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学,在之前《到天空去旅行》一课中,已经学习了联想创作方法,《在美丽的植物
》、《漂亮的鸟》对植物,动物的造型都有掌握。这些课的造型表现学习,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二年级学生正是处于想象丰富时期,在本课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人物造型表现,故事情节的想象。一部分学生不容易想象创造出富
有自己想法的画面,这是他们习惯于模仿的原因。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以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互动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大胆联想进行创作,运用对比的方法想象夸张,恰当,合理的安排画面中的故事情节。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对
比概念,明确大与小是相对的。技能:学习表现大小对比的方法,尝试用对比手法创作“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分析、探究等方法,了解大小对比概念,学习运用大小对比的方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以及创新表现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从中发现、想象有趣事物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大与小是相对的,并且尝试在画面中
表现出大小对比关系。难点:敢于大胆想象,创作出有情趣、想象力丰富的作品。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一、表演导入;(3分30秒)1、教师:同学们,课前呢咱们班有几名同学,他们排练了一
个非常有趣的剧本,你们想不想看?咱们掌声有请演员出场。2、学生表演自编故事《大人国小人国》,其他学生观看。3、教师:今天我们就跟着王子公主一起到大人国去参观一下,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大人国小人国)【设
计意图】:从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表演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体验学习1、情景体验(1)教师:那么王子和公主又遇到了什么有趣儿的事呢?(画面出现老虎)看出现了一只什么?(生:老虎)(2)提问:你们觉得王子和公主害怕吗?谁能模仿一下他们的表情
?(3)学生到板前表演害怕的表情。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表情。(4)教师:凯特帮王子与公主赶走了老虎,并邀请王子和公主到他家去做客,他给王子和公主倒了一杯香喷喷的奶茶,王子和公主能端起凯特的杯子喝吗?(生:不
能)因为他们太小了。相对于王子和公主来讲这个杯子就是一个巨大的杯子,但是如果给你们一杯奶茶你们是不是轻而易举的就拿起来了?那么这个杯子是大还是小是怎么得出来的?(生:对比)板书:对比【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的情
景体验明确大与小是相对的,是通过对比得出的。2、活动探究(1)教师:凯特想考考大家,他给大家准备了魔法袋,打开我们的魔法袋,利用魔法袋中的资料或其他方法把魔法袋中的道具变成大人国或者小人国的物品。(2)学生分组探究并利用粘贴或者添画完成任务(3)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及时引导并且
继续进行示范添画。【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在活动体验中进一步加强大与小的对比关系。3、欣赏作品(1)教师:凯特为了欢迎客人还给大家准备了汉堡,(出示汉堡图),看这个汉
堡大不大?那么你想王子和公主该怎么吃呢?(2)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那么在大人国或者小人国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你能讲一讲吗?(4)学生自由讲故事(5)咱们一起打开书,看书中这些同学画的故事有趣吗?【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以及欣赏学生作品,懂得如何表现有趣的画面。三、艺术
实践1、出示艺术实践要求(1)利用未完成的任务单继续添画完成作品。(2)也可以想象创作一张你在大人国或者小人国看到的有趣情景。(3)大胆想象,注意画面大小对比关系,看谁的最有趣。2、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设计意图】:明确创作要求,
大胆进行创作。四、评价与展示:1、学生就将作品粘贴到《大人国与小人国》画册中。集体合作画册故事。2、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故事,或者指出别的同学画面的优点或改进的地方。五、小结拓展今天我们跟着凯特和王子与公主参观了大人国和小人国,而且也创作出了非常有趣的作品,其实呢这些大小对比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
当中很多地方都能应用(出示摄影、建筑图等)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心观察,利用这些大小对比关系创作出更多的有趣的作品。板书: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通过故事表演以及情景体验,学生在课堂中有较高的学习兴趣,2、通过体验学习,学生了解大小是通过对比得到
的。3、通过活动探究,学生合作体验,加深对大小对比关系的理解。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为了达到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欲望的目的,在本课的设计中,我积极创设有趣的情景,情景体验式贯穿整节课。孩子们学得开心投入,绘画的内容题材
多样,表现孩子们的童心、童趣。课前我利用学术们喜欢的表演形式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然后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体会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探究学习环节,学生合作学习不仅巩固了对比的知识点还培养了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大和小的强烈对比,最后以学生喜爱的汉堡包自然的承上启下提出绘画要求,孩子们很快全都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了。课堂上我关注着孩子造型能力的发展,我在努力寻找着一种既适合我同时也适合
孩子们的和谐境界——乐趣。一节课在孩子们的惊奇、欢笑、畅所欲言、大胆创造作画中结束了,我欣喜着课堂气氛如我所期待的那样活跃,也尽可能的关注着每一个孩子,虽然他们的进步只有一点点,但也让我很开心。感觉自己的课堂语言还需更加生动有趣,课堂的评价语言更加丰富。我希望自己的课堂
是充满活力的,是生机勃发,是生命与生命相碰撞相激荡的和谐奏鸣曲。大人国小人国示范图对比示范图示范画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