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杨力)二年级下册《2.我的课程表》教学设计2.doc,共(2)页,5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76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的课程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课程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设置课程表中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能格式。2、学会设置表格边框的线型、颜色。3、学会设置表格底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美化前后的课程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2、通过学习实践设置课程
表的格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精神;2、在课程表的美化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3、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设置课程表中的文字格式;设置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
;设置表格单元格底纹。教学难点:设置边框颜色、线型;设置单元格底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室,投影仪,教学课件,美化前后的课程表,学生分组。学生准备:上节课制作的课程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表格的编辑操作,运行Word软件,打开上节课
已初步制作但未编辑的课程表,提出以下问题:如何插入行、对齐单元格的文字?2、生:由一学生操作,将过程演示给大家,并口述操作过程。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一张课程表的两种不同效果,哪一种效果比较好?两种不同的效果体现在哪些地方?2、生:观察,小组讨论,选出学生代表,讲述
观察结果。3、师总结:(1)字形、字号、这色的改变是为了醒目、突出重点;(2)表格边框的样式、颜色、粗细的改变是为了美观、个性化;(3)表格底纹的改变是为了使表格生动、美观、醒目。同时,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进行表格美化。三、利用旧知识,完成文
字修饰1、师:演示设置表格标题“课程表”格式为:黑体、加粗、一号、绿色,讲解完毕后,出示学习任务:设置表格中的单元格文字格式。2、生:学生参考教材,自主探究练习。(学生在以前修饰文字时已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3、进行指导。4、生:请学生示范操作。四、讲授新
课,整体感知1、教师演示讲解设置表格整体或局部框线的方法。2、向学生详细介绍工具栏中的相关按钮的名称及功能。3、生:观察演示过程,动手实践,参考教材中的“设置边框”内容,设置边框。4、师:向学生展示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并选择[底纹]选项卡。5、师:
通过刚才表格边框设置的操作,对表格底纹的设置请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学习,探求方法。6、生:结合教材中的[填充底纹]内容,尝试添加表格整体或局部的底纹。7、师:让学生尝试运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填充颜色]按钮,看是否能达到添加表格底纹的效果。五、归纳小结,帮助理解1、巩固总结几种文字修饰的方法。
2、让学生对比分析[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与[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填充按钮的区别:前者能设置底纹图案样式,而后者不能。这一点可以让学生探索实践。六、练习部分1、生:完成教材中”做一做“的练习。2、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最后展示几个同学制作的“水电费统计表“,让全体同学评价。
3、生:结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情况,说一说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