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下《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61.500 KB
  • 2023-03-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下《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下《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下《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学设计1.doc,共(5)页,6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70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学设计课题18、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课型综合探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了解人类创造的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并尝试制作一件,具备科学和艺术结合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观察、讨论、发现科学与艺术的相互联系,用绘画、文字记录、制作等方式,创作一件科学和艺术结合的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类科学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综合探索的能力。教学重点启发学生从科学与艺术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感受科学与

艺术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范画、铅笔、水彩笔、彩色卡纸、剪刀、胶水。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组织教学搜集与科学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文字、实物、视频等资料。组织纪律,师生问好,开始上课。搜集关于科学与艺术相关图片和文字。在搜集过程中了解艺术

与科学的关系。导入新课出示平衡鸟。提问:你能发现它的特点吗?为什么能保持平衡不掉落?说说你的感受。这件工艺品中蕴含着科学与艺术,艺术与科学像两只翅膀,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进程。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揭题)出示平衡鸟,引发学生讨论。学生发言:平衡鸟造型精巧、色彩美观、利用平衡

的原理。欣赏感受平衡鸟的造型、色彩,直观感受平衡鸟的平衡。引发学生对工艺品的兴趣,启发学生关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讲授新课鸟儿飞呀飞,来到科技艺术馆,让我们来感受科学与艺术美吧。1、第一展厅:曾侯乙墓编钟、三彩骆驼载舞俑⑴课件展示:曾侯乙墓编钟请欣赏编钟演奏视频,说说编钟给你

哪些直观感受?交流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曾侯乙编钟还有哪些了解?小组讨论:通过对编钟的了解,试着说说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出示表格:科学性艺术性造型装饰观看视频,了解曾侯乙墓编钟的基本知识。学生观察感受浮雕精美、立体感强。师生互动交流:编钟由铜、锡、铅合金铸造成,一钟双音。编钟上面

的纹饰精美,工艺技法等方面都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通过欣赏学习资料,感受艺术的编钟蕴含的科学知识,促进学生认识传统工艺美术中青铜器与科学的紧密联系,初步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讲授新课⑵课件展示《三彩骆驼载舞俑》。请欣赏视频资料,说说为什么叫做唐三彩?有几种颜色?交流搜集的资料,介绍你了解的唐

三彩制作过程或作品。结合教材中关于唐三彩的介绍,说说唐三彩这种艺术作品中有关科学知识的运用。示范艺术与科学考察报告。介绍版面划分:标题、配图、文字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2.第二展厅:《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下楼梯的女人》。小组合作学习,带着问题欣赏、分析图片

。⑴欣赏作品一:《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提问: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吗?(局部放大)画家是依据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教师补充小知识:新印象主义根据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用点彩的方法,所以又被称作“点彩派”。⑵欣赏作品二:《

下楼梯的女人》。提问:对比《下楼梯的女人》(油画)和《击剑》(高速拍摄摄影),两幅作品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小组讨论:说说你理解的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唐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称之为"

唐三彩"唐三彩制作过程复杂,先在窑内经过1100度左右素烧,冷却后再上彩釉进行烘烤。《三彩骆驼载舞佣》釉色鲜明润泽,造型生动优美。表现唐朝都城长安街头,一群胡汉艺人骑着高头骆驼载歌载舞的浪漫情景。自然科学实验的成果表面:在光的照耀下,一

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调绘中形成的。人物的动作好像是连续的。据说,杜尚曾在一位摄影家朋友那,看到一张重复曝光的底片,底片中连续动作互相互重叠的现象带来的启发。分析“点彩派”作品,理解其光学知识原理,认识绘画艺术对科学的关系。通过对比,发现杜尚作品与科学现象的相似之

处。进一步体会绘画艺术与科学之间紧密的联系。通过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生活中的材料,拓展对科学与艺术的认识,深化理解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作用。请学生介绍自己生活中桥梁、工艺品,说说艺术与科学的联系。3.第三展厅:

小组探究学习,结合图文资料、欣赏分析。古观象台、太空图片、细胞图片⑴观察一:观看介绍北京古观象台的视频。介绍你了解的北京古观象台。⑵欣赏微观、宏观拍摄的图片。用艺术的眼光谈谈观看太空图片和细胞的感受。4.第四展厅:⑴人物一

:“科圣”张衡。东汉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誉为“科圣”介绍张衡画画的传奇故事。⑵人物二:艺术巨匠达芬奇降落伞的草图与成品艺术和科学相

互作用……学生介绍: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42,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清代增设了八件铜质的大型天文仪器。如今,它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科学与艺术的感觉是那么的相近……引导学生了解张衡的故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了张衡用“足趾画怪兽”的传说,显示出绘画水

平高超。欣赏达芬奇设计的降落伞。通过问题的引导,逐渐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同源性,感受人类进程中的伟大创造。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北京古观象台,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发明,在欣赏艺术其精美艺术造型的同时,体会科学家身后的艺术素养。以科学的视角体会艺术,感受科学为

我们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艺术之门。通过对中外两位科学与艺术兼具人物介绍,感受科学与艺术的同源与同根,从而从更深层次理解科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探索实践艺术实践:1、小组合作创作,分为考察报告组、绘画组、制作组。利用课

前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实践活动。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拓展学生创作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用绘画、制作、文字记录等方法完成科学与艺术主题的汇报和作品创作。引导学生学习版面设计知识,明确创作思路与内容。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主题报告和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作品。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创作实践,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展示交流1、组织学生展示主题报告、交流创作的作品。自评、互评、

教师点评。2、为每个组的全体成员颁发奖杯,肯定全组成员的创作成果,激励学生继续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3、谈一谈学习本课的收获与感受,对艺术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对科学和艺术的理解。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通过展示交

流,巩固学生本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十八、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1、科学与艺术2、艺术中的科学3、科学中的艺术4、艺术实践课后反思科学与艺术博大精深,单纯的讲解教材,学生很难形成一个清晰地印象。我在授课中立足于教材,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从科学性和艺术性这两个侧重点,来分析

编钟、唐三彩。在分析过程中体会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紧密联系。结合生活中的桥梁和平衡鸟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艺术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做到深入浅出的学习效果。在艺术实践环节中,涉及了考察报告、绘画、制作三种作品表现形式。将丰富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能让学生在表现作品时,从中感受

科学与艺术的密不可分。授课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多,难免会有些紧张、语速加快。在今后工作中我还要克服这些不足。范画展示交流《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学设计魏元东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大黑岗子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