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四下《4、材质的美》教学设计1.doc,共(6)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8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课材质的美一、教材分析本课选用教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下册),本课教材共两个版面,首先点明了“材质的美”这一主题,并提出学习设想,通过不同形式的欣赏活动,感受丰富的材质带给我们的不同美感。教材主要以“示
例”的方式讲解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同时在“思考与讨论”和“艺术实践”栏目,还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了参考。最后的“评一评”,引导学生对材质的美从知道到分析,再递进到有自己的理解,彰显了新的《美术
课程标准》背景下“欣赏、评述”课程的视觉性和人文性。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向的是四年级学生。随着知识的累积,他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已经逐渐成熟,经过三年对各学科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修辞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感受力都有了长足的
进步,但学生对“材质”与“材质的美”这两个概念还缺乏了解,因此本课根据学生学情,简明扼要的抛出材质的概念以及修饰部分材质的“美”的修饰语,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专注于对艺术品材质的欣赏,并尝试表达。进而引导学生有意识的
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材质,分析不同材质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显性目标:1、认识世界是由丰富的材质组成的,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特点,在艺术中有着特有的表现力,材质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2、学会辨别不同材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会表达不同材质给我
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在生活中能从个人的审美观点出发运用不同的材质的物品装饰生活。隐性目标:1、使学生更加关注世界,热爱生活,丰富的材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美。2、培养学生认识、感受材质的意识,在今
后的艺术创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或考虑材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主要材质,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2、学习从材质的角度分析艺术作品。3、初步形成运用材质的美装扮生活的意识。难
点:学习从材质的角度评述艺术作品。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课件。(一)新课导入1、课前“摸宝”游戏导入:准备4个袋子,里面放入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学生摸一摸,说出摸到的感觉,猜一猜是什么。2、解释什么是材质3、引出课题,同时板书——材质的美(
二)初步观察1、寻找自己周围都有哪些不同的材质2、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不同的材质,那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存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不同的材质,给你带来怎样的不同感受?(三)分组研究讨论1、大屏幕出示研究方向(1)
这是什么材质(2)这种材质带给你什么感觉2、分组研究讨论,填写汇报卡3、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4、教师小结:不同的材质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觉。(四)尝试分析艺术作品1、出示有不同材质制作的同一题材作品——马2
、学生观察体会,说一说自己最欣赏的(大屏幕出示分析角度:a、这些材质有什么感觉;b、做成的作品有什么感觉)3、教师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教师小结:同一种题材不同的材质,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这也丰富了我们美化生活的手段,我们可以
用材质来表达情感。(大屏幕出示部分特色雕塑)(五)由小见大,引出不同材质的建筑1、出示不同材质的建筑物图片2、学生谈一谈对这些建筑的体会(科技发展制造出了许多新材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感觉)3、教师小结:世界有了这么多种不同的材质,才构成了我们美丽的生活空间,我们要感谢这些材质给我们带来的
美。五、课堂延伸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好像是一块普通的小石头,都是一样的平凡,但是若干年后,有些石头成为了恢弘的雕塑,有的石头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我们通过这节课欣赏了不同材质的艺术品,不仅掌握了从材质入手,了解
艺术品的方法,更应该体会到,原来平凡的材质,通过打磨、雕琢,都能够成为艺术品。我们也一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也能成就我们不平凡的艺术人生。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不同材质带给我们的美,正是这些不同的美才使
我们的生活如此斑斓多彩,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学会用不同材质来装扮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生活,把不同材质的美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附:材质的美鉴定书材质的美鉴定书本小组鉴定的艺术品是:经过本小组研究鉴定。它采用的材质是:此种材质的特点是:从材质的角度观察、欣赏,这
件艺术品给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