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SAS》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doc,共(4)页,9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AS)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会利用本节的基本事实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角相等。3、经历探究“两边一角”条件下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过程,积累数学
活动经验。教学重点:边角边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探索“两边一角”条件下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过程。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复习引入:两个三角形三组元素(边或角)对应相等,有哪几种情况?它们全等吗?合作探究:两条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全等的呢?“两边和一角”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探究活动一: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a、画△ABC,其中AB=2.5cm,BC=1.5cm,并且使BC边所对的角是30°。b、画△ABC,其中AB=3cm,BC=5cm,并且使BC边所对的角
是90°。c、画△ABC,其中AB=4cm,BC=6cm,并且使BC边所对的角是120°。(1)请你选择合适的画图工具完成此图;(2)把你所画的图形与小组其它成员所画的图形对比,并交流。思考问题:1.
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有几个?2.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探究活动二: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已知:如图△ABC求作△A′B′C′使∠B=∠B′,AB=A′B′,BC=B′C′。1、剪下△A′B′C′,放在△
ABC上,你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2、通过以上活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基本事实二: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简记为“边角边”或“SAS”)用符号语言表达为:学以致用:已知:如图AD∥BC,AD=CB,求
证:△ABC≌△CDA练习:1、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OA=OC,OB=OD,求证:△AOB≌△COD.2、已知如图,AB=AC,AD=AE,求证:BE=CDABCDOABCDEDBAC能力提升:.如图,A、D、F、B在同一直线上,AD=BF,AE=BC
,且AE∥BC.说明:(1)△AEF≌△BCD;(2)EF∥CD.解决问题如图是测量工具的示意图,其中AD=BC,AD、BC的中点O被固定在一起,AD、BC可以绕点O张合。要想知道玻璃瓶的内径是多少,只
要量出AB的长度就可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如图,AC与BD交于O点,若OA=OD,用“SAS”证明△AOB≌△DOC,还需()A、AB=DC;B、OB=OC;C、∠A=∠D;D、∠AOB=∠DOCFEDCBA2
、如图,已知:在△ABC和△DCB中,AC=DB,若不增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ABC≌△DCB,则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3.已知:AB=AC,AD=AE,∠BAC=∠DAE求证:∠B=∠C课下作业
:必做:43页练习1题;习题1题选做:44页B组1、2题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