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DOC
  • 阅读 5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764 MB
  • 2022-1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3.2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3.2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3.2 全等图形》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doc,共(5)页,1.76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3.2《全等图形》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3.2《全等图形》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及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后引入的,主要探究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对应关系和符号表示。内容虽不多也不难,但却是

进一步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基础,特别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更是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核心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活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脑、嘴、手并动,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会全等图形的概念、特征,并会自己画全等图形以及割补图形,积累他们对全等图形的体验。因此,本节

课的内容至关重要,它对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全等图形的有关知识,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本节课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能识别全等多边形(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知道全等多边形(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2)过程

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图形全等的过程,体会图形的三种变换与图形全等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图形的欣赏与分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创新的意识。在把握数学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

点和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能够在许多图形中找出哪些图形是全等的,哪些是不全等的。2、能准确地在图形中识别出对应边,对应角;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利用其基本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和计算.难点:能在全等图形的变换中准确找到对应边,对应角。四、学情分析八年

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求知欲强,但还是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抓住这些学生特点,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和

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使学生达到本节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这节教学方法采用了引导式教学)五、教学策略分析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的教材特

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1.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

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引导法,探究法,演示法,类比法,讨论交流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共同探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2.灵活教法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效性:运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采用师生交谈,引导探索、自主学习法,演示法,类

比法,讨论交流法等,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3.教学手段: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及教具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4.教具、学具:全等图形的图片、三角板、方格纸、剪刀等。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分析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我认为数学学科主要培养学生仔细、严谨还有勤奋的核心素养。总的采用“直觉观察——实验探究——合作交流——总结规律—→练习巩固”的方法。1、看听结合,形成表象。2、手脑结合,自主探究。3、思维发展,激发兴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七、教学过程: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

互动设计意图(一)利用身边图了解新知识操作把二张长方形纸片重叠在一起,剪出你喜欢的图形。问题1:你得到的两个图形有怎样的关系?问题2:下列两个图形全等吗?为什么?①通过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欢欢的图片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感受到一模一样的图形就在我们生活的各

个不同形状领域中,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②鼓励学生积极交流,畅所欲言,让学生认识到全等图形。(二)比比看看共同总结这些图形中有些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把它们叠在一起,它们就能重合。你能分别从图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让学生看图找能重合的图。

(1)(2)(3)(4)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两个全等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与观察,对图形全等有感性认识,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②促进学生养成对日常生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陶冶学生

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我引导学生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及对应顶点。针对全等图形的特点,探索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法,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自3ABCDE引你找共同探讨注意对应顶

点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性质以及用几何语言来描述探索出找对应元素的规律。结合几个例题让学生训练。例1、请指出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如右图中△ABD≌△CDB,则AB=__;AD=__;BD=__;∠ABD=

__;∠ADB=__;∠A=__;例2、如图△ABC≌△ADE,若∠D=∠B,∠C=∠AED,则∠DAE=__________;∠DAB=__________。例3、想一想:请指出下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找出其对应边和对应角1、△ABE≌△ACF对应角是:∠A和∠A、∠ABE和∠ACF、∠A

EB和∠AFC;对应边是:AB和AC、AE和AF、BE和CF。2、△BCE≌△CBF对应角是:∠BCE和∠CBF、∠BEC和∠CFB、∠CBE和∠BCF。对应边是:CB和BC、CE和BF、CF和BE。3、△BOF≌△COE对应角是:∠BOF和COE、∠BFO和∠CEO、∠FOB和∠

EOC。对应边是:OF和OE、OB和OC、BF和CE。例4、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相交于点O,△AOC≌△BOD,试说明:AC∥BD主探索、学生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四)你练结合例题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小牛试刀,过关斩将,大显身手让学生对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充分的应用。达到对本节知识的融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4我看共同提高

会贯通。让学生在快乐中把知识学到手。小试牛刀如图△ABD≌△EBC,AB=3cm,BC=5cm,求DE的长.过关斩将1、△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点,如果AB=5cm,BD=4cm,AD=6cm,那么BC的长是()(A)6cm(B)5cm

(C)4cm(D)无法确定大显身手沿图形中的虚线,分别把下面图形划分为两个全等图形(至少找出两种方法)练习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学习。(五)回顾归纳反思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呢?还有什么疑惑?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大胆表达,增进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六)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必做题:1.课本第37页练习1、2习题1、2选做题:用多种方法把长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巩固新知并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八、教学反思:AOCBD5这节课从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入手,感知全等的图形,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可以表现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通过学生阅读,多次的操作与讨论,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及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活动性、开放性、探

究性、合作性,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教育理念,符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九、板书设计1、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定义。2、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3、能够正确识别全等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4、能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说明《全等图形》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3.2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及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后引入的,主要探究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对应关

系和符号表示。内容虽不多也不难,但却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基础,特别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更是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核心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活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脑、嘴、手并动,在轻松愉悦的课

堂气氛中学会全等图形的概念、特征,并会自己画全等图形以及割补图形,积累他们对全等图形的体验。1.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注意通过剪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

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全等图形的性质,并获得用剪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概念的活动经验。设计还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例3),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小牛试刀、过关斩将、大显身手。让学生

在练习中学会运用全等图形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2.本节课采用“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拓展应用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前后联系,层层递进。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

了四个活动:①利用身边图了解新知识:通过动手度量、剪纸等活动,探索全等图形的性质;②比比看看共同总结: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全等图形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我引你找共同探讨:全等图形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你连我看共同提高:通过不同题型,对全等图形进行探索。3、教学评价成功之处

:本节课内容简单易懂,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了课堂,以及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足之处:看似简单的一节课,也有一些学生在书写全等三角形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体现同学在一些细节方面不认真,看着会,动手就出错,之后还应该加强训练。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1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