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学设计3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78.124 KB
  • 2023-03-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学设计3.docx,共(5)页,178.12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6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属于欣赏.评述课型。主要让学生欣赏、领略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从造型、纹样、铭文着手感受其艺术特色。从而感受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

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欣赏课是小学美术学习中的难点,但学生四年级时也学习欣赏了雕塑作品,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常识和评述判断能力。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课前教师通过给出课前预习提纲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学习资料,对学生了解时代特征

和青铜艺术特色会起到很大的思维认识作用。通过设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连线小游戏、小练笔、文字评述等方式环节,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作品。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感受古代青铜艺术的艺术特色及其发展历史。2.通过对比的方法,

整体与细节观察法,从造型、纹样、文字三方面初步欣赏青铜艺术。3.认识古代的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中的艺术价值,和文献贡献的史料价值,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感受古代青铜的艺术特色难点:能够用简短的语言和文字评述古代青铜的艺术特色。教学准

备:课件、青铜器仿制品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摆放实物并提问:今天的课堂和平时不太一样,想知道藏着什么秘密吗?有请小组长赶快为大家揭开吧。生: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猜测与想象走进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请同学们打开书。(设计

意图:直观触摸的方式进入课堂,在学生心里留下一个感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探究新知1.请你再来摸一摸敲一敲眼前青铜器带给你怎样的手感呢?生:2.你们桌子上也都是冰冰的、硬硬的青铜器吗?(掺有瓷器)生:材质不同。那么请问你什么是青铜?(出课件

)生:是的,一定是铜的合金,像老师手上这根很软的纯铜丝就不行了。(展示实物铜丝)3.有关青铜文化你还了解了哪些呢?生:(设计意图:辨别材质,并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和预习情况。)4.你觉得我们该如何欣赏一件青铜器

呢?生:别急,我们先到博物馆亲自感受一下吧。(播放博物馆课件)并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从哪里感受到的?生:教师小结:(出课件)多角度分析,是欣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5.下面我们运用从造型、纹样、铭文三个不同角度欣赏的方法去欣赏不同朝代的青铜器。6.商朝兽面纹方鼎和西周(利簋)

(出课件)谁认识这个字?(可指出鼎和簋有什么用途?为谁而做?)a.先从造型上谁来说说呢?生:b.器型上的纹样又带给你们怎样的想象呢?生: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美?(视频课件)生:教师小结:饕餮纹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表现,它更是体现了统治者和巫师的宗教观念,情感与想象都凝聚在此。

这也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与其他国家青铜艺术不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c.还可以从哪个方面欣赏呢?生:师:什么是铭文?(你知道这铭文记录了什么吗?)教师小结:正因为有这样的记录,才让我们了解到三四千年前的事情,所以铭文就是古代文献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追问:你看这毛公鼎,

谁有了解?西周晚期毛公鼎器型变得怎么样?再看铭文已经是很成熟的书法艺术了,西周的铭文非常盛行,换句话说是不是说铭文只存在于西周?生: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视频课件)。7.除了这两件青铜器,你们还有没有特别喜欢并做过了解的其它朝代的青铜器?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生

:(学生分享并拖出相应课件)师:同学们刚才说到春秋战国时的青铜器那是另一种美了,谁能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生:教师出示板书并总结:这些就是青铜艺术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8.小练笔师:让我们再次用绘画的方法感受它的艺术特点,请同学们在3分钟内画一画课本上你最感兴趣的纹样或者描摹铭文。

(播放音乐课件)并用手机直播展示学生小练笔。师:看来同学们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妙笔生辉。(设计意图:通过博物馆视频整体感受青铜器的美,并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初步形成欣赏方法。再用对比欣赏的方法局部感受的方法,感受青铜艺术不同时期带给我们的美的特征。小练笔的设计让学生和青铜艺

术有了切身的联系,并再次感受了其美的特征。)9.小游戏(辨一辨、连一连)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谁有火眼金睛。(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增强互动,“辨一辨,连一连”游戏,巩固内化知识,分清各个朝代青铜器的特点,从理性上进一步了解青铜艺术的艺术

特点。)三、评述1.教师设问:艺术的细节往往包含了创作者的情感。(课件)我们今天欣赏的青铜艺术又向我们传递着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和审美取向呢?同学们可以谈论一下。师:谁试着谈一谈?生:(课件)(设计意图:由“艺术的细节往往包含了创作者的情感”一句话切入

由欣赏到评述阶段,并引发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难点。)3.师:现在让我们用文字的形式写一写吧。请看温馨小提示(课件12、13)教师小结:时代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息,但是人们对宗教束缚却逐渐摆脱,青铜艺术这种美的特征也渐渐在变化,从

商朝狞厉神秘的美到西周的古雅朴素的美再到春秋战国美的精美美的奇巧,就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和人们的审美取向。4.现在老师特别期待你们的艺术小评论。展示并评价小评论。(上传学生小评论)5.史学家们也曾评价:(课件)“一部活生

生的史书。”但是这如此震撼人心的青铜艺术早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作为现代人,我们该如何,让这种美的特征及文化内涵代代相传,你有什么办法呢?生:出示本地区学生认识的鼎并小结:(课件)鼎作为礼器一直传到了现在,每逢大事都要有

鼎,鼎自古以来都象征着国家的统一,祖国的繁荣昌盛。本课在学生的感叹下下课了!(设计意图:学生评述先抛出难题,通过讨论得到一些想法,然后一步步由简到难,完成小评论。并了解史学家的评述提升情感,通过身边的鼎,也让同学

们知道了文化的传承,加强了民族自豪感。也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的青铜艺术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教学反思】一、教学实践前的思考欣赏课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五年级学生对欣赏课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知道课前查资料是学习欣赏美术课的前提,课上

先欣赏,再形成自己的小评论。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感受古代青铜的艺术特色,再用语言和文字评述古代青铜艺术特色。所以教师在设计本课时运用了多媒体图片、视频,小组观察实物、小组讨论难点,以小练笔,小游戏,合作等方法化难为简突破本课的重难

点。我感觉教师只管设计好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课上引导学生大胆的讨论大胆说,说着说着重点和难点就突破了。二、实践出真知只有实际教学才能不断地改进、完善教学,本课教学设计围绕欣赏和评述展开。而对学生来讲,

依照上课看,不少同学查找资料,预习工作做得很扎实。这就让不好理解的青铜艺术背后的信息很容易攻破,也正因为学生这方面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使得课堂弱化了美术学科特点。在欣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的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了商和西周的青铜器,但遗憾的是课前准

备的大量描述艺术特色的词语,没能适时的展示给学生,而是学生说出什么样的艺术特色,我就展示什么。如:商朝时期饕餮纹具有的“狞厉”之美等一直没有展示给学生。不过课下在“知识树”和小评论中发现了有同学写了“狞厉”这个词,和其它板书中没有提到的词语使我感到欣喜。整堂课能够看出学生思维的变化

,由感性到理性,由知之甚少到知之不少。下课后,我也问学生:如果你再去博物馆参观时,没有导游的介绍,你能不能按照其艺术特色分辨出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他们的答案是肯定的。最后的小评论有一部分同学写的很好。三、教师语言的重

要性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除专业基本功外,语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观看视频中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过于简单、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简单。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提高的。板书设计:20.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造型纹样铭文艺术特征:狞厉神

秘厚重典雅精美奇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