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3课 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3.doc,共(2)页,1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1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用不同材料制作艺术品美化生活的能力。2.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受各种物品的特点,激发学生“化平凡为神奇”的创造意识,并能够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来进行制作。3.学会多角度、多方面欣赏与认识手工制作
,初步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各种材料制作的手工作品、手工材料学生:手工材料工具、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废旧材料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形成“化平凡为神奇”的
创造意识教学难点:如何根据现有的材料特点进行创作和联想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察老师带来的两件作品,思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点题。生活中还要很多这种常见的材料,只要细心观察,用心创造就能够“化平凡为神奇”。二、欣赏1.分类欣赏,分别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作品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制作方法2.思考分析怎样把平凡的材料经过创意加工变成一件神奇的作品独特的创意+精心的制作制作方法:(1)装饰(色彩…)(2)材料的综合(粘贴、拼接、组合)(3)功能的改变3.创意。思考:你觉得老师手中的瓶子可以怎么变化?三、小组观
察讨论观察每组的材料,提问:你们想制作一件什么样的艺术品?四、学生实践学生实践并讲述自己的想法五、“展览会”和作品评价1开展“化平凡为神奇展览会”,采用互评和自评的形式对作品进行评价2通过这节课,你想说什么?3总结,细心的人学会发现,勤巧的人化平凡为神奇。用眼睛去
发现身边的美,用双手去创作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