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教学设计4

DOC
  • 阅读 6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54.500 KB
  • 2023-03-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教学设计4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教学设计4.doc,共(3)页,5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39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单元写实与抽象的世界(7、9课)岭南版认识青绿山水教学内容: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10、变幻的色彩(合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2、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并认识青绿山水的绘画特征及其代表作《千里江山图》;3、了解青绿

山水的用色特点(10课);了解山水画中的三远(7课)。潜在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青绿山水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尊重、爱护古文物的意识。教学重点:①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过程;②认识并赏析《千里江山图》;教

学难点: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关注青绿山水的设色。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一、)1、通过PPT展示两种“神奇”的石头,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其用处。2、播放幻灯片,揭示矿物质颜料的特点及其主要用处,并向学生展示国画颜料中的石青、石绿以及赭石,最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认识青绿山水。3、让学生来

说自己所了解的山水画。(二、)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1、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开端,开始出现山和水的形象,体现“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艺术风格。结束:隋代山水画家展子虔,代表作:《游春图》,开创了青绿山水的新风貌,实现了咫尺千里的效果,体现了当时画家对透视和空间感

的认识。2、介绍青绿山水的巅峰代表——《千里江山图》(年代、作者、绘画内容),并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感受青绿山水画的特点(学生讨论发现后教师补充说明),对千里江山图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二、发展阶段1、展示作品的细节部位,师生一起探讨青绿山水如何上色。(学生回答完)师总结:介绍青绿山水的作画过程,结合之

前的国画颜料介绍中国画的用具:笔墨纸砚,并一一展示,观看纪录片,看看千里江山图的上色过程(用色的关系)。2、构图部分:展示远景与中景、近景的画面,介绍山水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外轮廓线的粗细、颜色的深浅以及大小的变化来表现远近和空间感。(学生上

台动手尝试)三、拓展阶段1、学生分小组尝试青绿上色,感受国画颜料在宣纸上的晕染(分小组展示);2、通过发现山与水波两者之前线条的不同,感知不同线条可以表现不同的物体,并在宣纸上表现;3、观看纪录片《国家宝藏》第一期——《千里江山图

》。四、总结:《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依旧富丽堂皇,其经典的青绿设色更是代表了中国青绿山水的巅峰,今天我们通过了解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相信同学们也更加体会到这幅作品的珍贵,中国山水画的魅力无限,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更是无穷的

,我们在以后学习中将会继续了解、体会她的绚丽。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