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上册《1. 阳光下的世界》PPT课件1.ppt,共(23)页,2.99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39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太阳:天文的符号是⊙,它象征着宇宙之卵,是生命的源泉。人们热爱太阳,崇拜、赞美太阳,把它看作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阳光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亮丽的景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万物的色彩、光与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迷人效果在阳光的
照耀下,万物的色彩、光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迷人效果“光、色”科学小常识:“光、色”:色彩的感觉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过程。色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光源照射到物体后,其透射(或反射)的光再刺激肉眼以产生色彩的感觉。色彩形成的基本要素:1、
光源2、物体3、观看者思考问题1、这幅画画的是什么?2、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的心情怎样?2正午1清晨思考讨论:1、清晨、正午、夕阳的麦草堆的色彩有什么不同?色调变化如何?3夕阳思考讨论:莫奈为什么要表现不同时间段的麦
草堆?法国印象派:莫奈《日出。印象》印象派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画派,是西方绘画告别传统进入现代的标志。印象派这个名称得自于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
个题目--《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如此大胆
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2、欣赏,分析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阳光给画家的不同感受。巴黎圣拉查尔火车站欣赏小评论”:尝试从构图、色彩上分析作品的成功之
处,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作业(制作成小书签)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作品追寻中国文化平淡天真的美学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创作法则,在中国水墨画中拓展了光的表现形式,并以天人合一的人文感知来体验自然、社会、人的
精神境界。田黎明的人物画中充满阳光、空气与水,游泳、登山以及大自然中的人物肖像是他常画的题材。田黎明经常强调要“接受自然的照射”,即用“体天下之物”的情怀去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感受自己的人生境况,在自然中自由地呼吸成长。阳光在他的画面里不仅起到了分布明暗、结构位置、
渲染氛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光与影的变幻与笼罩之中,使我们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一体,品味自然的勃勃生机,获得一种透明清亮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