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岭南版】二年级下册《3. 美妙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8.docx,共(4)页,20.42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34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美妙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注意、发现音乐舞蹈及身边存在的“无形线”。加深对线条的认识和理解,体会不同线条的变化及其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产生的美感。2.能初步运用线条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激情。
3.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结合,进行创作、表演和展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不同线条,大胆表达自身感受,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2.学习观察人物动态,并运用动态线把人物的动态特征描绘表现出来,记录人物活动。2.学习欣赏艺术作品,感受音乐、舞蹈、美术带来的美
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进一步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珍惜并学会感恩。2.集体创编舞蹈,大胆美术创作,表现、释放自己,体验童年及艺术活动的快乐。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让让生活变得更有趣,培养热爱生活之
情。学情分析:线条是绘画艺术重要的语言及工具。三年级学生已初步能感知这当中的“有形线”,并对此进行描绘表达,对音乐、舞蹈的欣赏也具有初步理解与感悟。在艺术领域中既有视觉的“线”又有听觉的“线”,舞动的“线”等“无形线”。通过本课
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音乐发现、舞蹈中的“无形线”带来的美感,初步理解并运用美术中的线条来表达内心情感,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无形线,初步理解线在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所表达的主题、意境及美感。难点:在创作中大胆表现,把握人物的动态特
征,理解并运用线条表达主题与情感。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出主题引导学生发现、注意身边的线条,由“有形线”引出本课主题——“无形线”。1.创设情境,与生玩“变魔术的线”游戏。2.启发学生从生活、教室身边发现线的存在1.学生对化身魔术师,将线条进行“
变身”,在纸上创造出不同姿态的线条3.学生发现、观察、交流讨论身边存在的不同线条。二.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寻找“无形线”从听觉到视觉,结合音乐、舞蹈等形式让学生对无形线从发现——了解——感受,逐层深入,活跃了学生思维,为美术
创作奠定基础。1.播放三段不同的音乐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线。听音乐进行思考,从音高、音长、节奏等方面尝试画出合适的线条。2.通过视频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舞蹈的美感及舞蹈中的线。(1)应用电子白板“画笔”功能,直接在白板中随着音
乐的不同,展示出不同的线条(2)应用电子白板中“视频拍照截图”功能,把舞蹈动作中产生的动态线条瞬间保留下来,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三.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1.在恰当的音乐中欣赏名画,使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妙笔生花的画面中,进一
步感受线条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大师吴冠中作品《春如线》,画面中线条的变化应用,感受春天的美。2.学生欣赏讨论:婀娜的线条像春天的柳条、像拂面的春风,黄点像迎春花,红点像桃花……应用电子白板“蒙层”功能,逐一揭示画面,让学生猜猜线条中的春天应该是如何表
现的?学生思考、想象再到恍然大悟。四.创设舞蹈情境,激情创作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切身体会感受音乐、舞蹈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之情,从而有感而发,大胆用线条表达自己的内心之情。1.创设歌舞《小苹果》情境。2.分析讲解人物舞蹈动态特征。应用“拍照上传”功能,将学生的舞蹈动
作定格,用画笔对照片的人物动态进行批注描绘,有利于学生理解人物动态特征。3..应用“画板”功能,进行示范讲解,直观、有视觉冲击力五.展示学生作品,分享、评价分享创作中的感受,加深艺术领悟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将学生作品拍照上传,组织学生自评或互评,
说说创作启发点及表现方式交流分享创作构思。“我觉得这段音乐给我欢快的感觉,我应用了……”“舞蹈中,我回忆起了与父母在一起的温馨画面……”六.总结,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拓展延伸课后内容,使学生
进一步感受线条的魅力,学习用艺术来丰富生活,增加生活情趣。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讨论“我学到了……”“我的感受是……”“我还能试一试……”“我学会用线条表达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我还能试试用线条表达各种味道,表达各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