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辽海版】六下第1课《节奏与旋律》教案1

DOC
  • 阅读 2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64.500 KB
  • 2023-03-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辽海版】六下第1课《节奏与旋律》教案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辽海版】六下第1课《节奏与旋律》教案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辽海版】六下第1课《节奏与旋律》教案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六下第1课《节奏与旋律》教案1.doc,共(8)页,6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26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美术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

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术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造型表现〗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

、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

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13.2-3.6节奏与旋律23.9-3.13色彩的魔术师33.16-3.20图形想象43.23-3.27公益招贴引人注目的招贴53.30-4.3人间

百态64.6-4.10手舞足蹈74.13-4.17反映儿童生活的雕塑作品84.20-4.24彩塑面具94.21-5.1布袋偶5.1放假105.6-5.8皮影115.11-5.15立体纸雕塑125.18-5.22守望校园135.25-5.29草地上的风景146.2-6.5小小装

饰画156.8-6.12送给母校的礼物166.15-6.19画家笔下的劳动者火红的年代176.22-6.26呼伦贝尔大草原186.29-7.3复习【单元设计意图】色彩是一种视觉感受,客观世界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形成信息

,使人们对他产生认识,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来自外界的一切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以及他们的界限和区别都由色彩和明暗关系来反映。因此,色彩在人们的社

会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长期生活在色彩环境中,逐步对色彩发生兴趣,并产生了对色彩的审美意识。在建筑、雕塑、绘画、工艺领域都能直观地表现出色彩的美感,是人们欣赏色彩的直接手段。色彩通过文学、哲学、音乐、诗歌等形式的传播也是相当

广泛的,是人们间接欣赏色彩美感的主要方法。音韵可以促进通感作用,深入体验色彩的意境,使人们陶醉在美丽的世界里,诗文能使人产生联想,享受色彩的各种感受,沉浸在统一的感情境界中。在艺术作品中,色彩作为给人第一视觉印象的艺术魅力

更为深远,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提高之后,将越来越追求色彩的美感。色彩美已经成为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因此,艺术家总是运用色彩这一手段在艺术作品中赋予特定的情感和内涵。本单元的设立就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的独特作用。第一课:节奏与旋律【设计意图

】本课“小朋友的画”在绘画形式和表现技法上都趋于真实准确,并有意识地追求某种情趣。对即将升入中学的少年朋友们会有相应的启发作用。逐渐将创造美的形式去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想,变成一种更自觉的追求。【学情分析】开学回来的学生兴奋异常,还未进入到学习的状

态,这一课是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引到教学内容中,教学语言要贴近学生。本课为欣赏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但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欣赏感受较少,需平时对各个时期名家的作品多欣赏多了解,通过本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作品,认识新的绘画表现形式——

油画。【课业类型】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拉斐尔,并对其油画风格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2、欣赏小朋友的画,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题材,反映生活,激发他们表现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拉斐尔和他的油画

特点;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可表现的绘画题材。【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和表现生活的兴趣。【教具准备】教师教具准备:电子图片、儿童画创作作品等。学生用具准备:课本【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激情引趣绘画的种类中有一种西

方绘画的主要画种称为油画,它是用油质颜料绘画在布、木板、厚纸或墙壁上的。油画的特点很明显;色彩很丰富,能将在阳光照射下的各种色彩充分地表现在画面上;油画色彩也有很强的覆盖力,容易修改;油彩干后坚实耐久,便于保存。油画发源于欧洲,清朝末年才传入我国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幅油画《椅中圣母》,它是意大利一位杰出的画家—拉斐尔的作品,他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共称为“三杰”。板书:《椅中圣母》—意大利,拉斐尔三、讲授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欣

赏《椅中圣母》并继续介绍拉斐尔:拉斐尔出生在意大利,父亲是位画师。拉斐尔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37岁,但是,他却创造了三百多幅油画,其中有不少名作,这些画中,表现圣母是他的重要题材。这幅《椅中圣母》就是一幅著名的作品,画幅中

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着一个可爱的婴儿,这就是圣母玛利亚和圣婴耶稣,旁边那位是圣约翰。他们是宗教故事中圣母、圣婴,但是画家却把他们描绘得与人世间的母与子一样,可亲可近。那圣母健康、秀美,脸型圆润而丰满,眼睛目视着

我们,显得那样温柔、善良;那位圣婴耶稣,偎依在母亲的怀抱中,跷着两只小脚丫,显得很可爱,可是那两只大眼睛里却流露着某种思想,表明他并不是普通的一个婴儿,而是要为人类作出“牺牲”的“救世主”。作品表现的是宗教题材,但是他们表现的却是人间的情感。我们再欣赏《椅中圣母》,更会感到这是亲密的

母与子。这幅作品构图紧凑,主体突出,画在圆形的画框中,更显得典雅、华贵。教师启发学生谈对《椅中圣母》欣赏后的感想,主要是如下几点:①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要画种。②拉斐尔的这幅画,将圣母、圣婴和圣约翰描绘成人间的一家,充满了家庭的温馨。③拉斐尔是意大利的著名画家。④这幅画注意了刻画人物的内心

世界,构图也非常紧凑。以上几点亦可以作为教师小结的内容。2、欣赏小朋友的画:教师提示,今天我们欣赏的小朋友的画,在绘画形式上、表现技法上都有了趋于真实和准确的特点,其中有的作品还有意识地追求某种情趣。这对于我们即将升入中学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希望

我们认真学习,通过欣赏提高我们的能力,创造出好的画幅来。教师启发学生欣赏如下几幅:西班牙小朋友的《自画像》和《房子》。教师简介《自画像》这是西班牙小朋友用学习过的技法描绘了自己的形象。《房子》是一幅布贴画,小朋友用废布剪贴成

各种房子的形状,有组织地贴成优秀的江南水乡小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以三幅儿童画作品进行欣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按教参的内容进行提示。并组织同学发言。教师小结:《自画像》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尝试的。西班牙小朋友将自己的容貌

描绘在画幅上,而且画出了欧洲人的特色: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又用了大片的红色为背景,更突出了那白色的外衣,显得鲜明、庄重,因为有了手中的小花和衣服的花边,又使画面活泼了。《房子》是构思巧妙、制作精心的布贴画。除了房子的组织有序,形状多样以外,特别是黑与白的对比,衬托

出江南美景的特色。给人以美的感受。同学们应该学习化废为美的巧妙构思和自己动手创造美景的能力。四、布置作业、下课把自己生活中认为最美的事物进行构思设计为创作做准备。第二节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上节欣赏课,我们一起欣

赏了拉斐尔的名作《椅中圣母》和小朋友的画。今天我们继续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板书:欣赏小朋友的画三、讲授新课:教师讲述:今天欣赏的小朋友绘画有保加利亚小朋友的《节日》,有日本小朋友画的《打雪仗》,苏联小朋友画的《芭蕾舞》,还有中国小朋友画的《摔交》和《傣寨小

景》。教师启发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画幅并谈出喜爱的理由;教师也可分组对六幅儿童画创作分别进行讨论,以及利用其它形式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赏析,活跃课堂气氛。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这一段时间放映幻灯。教师启发学生谈自己欣赏后的感想:可提出

引导性的问题,如: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呀?图中表现了什么内容呀?人物的动态刻画的有什么特色?色彩运用的特点是什么?构图上是如何突出主体的?等等,但是,应根据具体画幅的特点进行重点引导。教师可以课前找较好的学生,经过教师的帮助,书写欣赏作品的小短文;也可以在课上给学生一些时间写出欣赏

后的感受短文。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发言,谈自己的体会或代表一部分同学发言。四、教师小结几幅儿童画的特点及发言情况。(注意引用学生发言的语句)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从欣赏作品中得到启示,有的同学

表达能力很强,有的书写能力较强,还有的同学准备有机会再谈。教师综合同学的语言总结欣赏内容。《节日》这幅画,着重刻画表演杂技的演员,他们的动作很难,上边的小朋友还手拿气球,做着劈叉的动作,更使节日精彩了。画幅中以蓝色为背景,突出了演员的形象。显得生动活泼,增加了节日气氛。《打雪仗

》一幅画很生动,突出了打雪仗的激烈场面,刻画幅度大,人物又集中,使得“打”字突出了。又由于有摔交的可笑动作,又增加了画幅的愉快气氛。画幅中黑白分明,既表现了茫茫雪地的开阔,也将人物动态表现更分明了。《芭蕾舞》这幅画,主要是人物动态的刻画

,和细节的描绘很突出。色彩显得高雅而清爽。以上这几幅画,表现的都是我们所见所闻,这几位小同学不仅观察到了这些场景,而且有重点地将他们表现出来,又能运用不同的描绘形式,所以,每幅都具有特色。《摔交》这幅创作画,采用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技法,勾线填色,每一个细节

都能深入地刻画,这是需要认真观察和细致描绘的。这幅画很具有装饰美感。两个刚要交手的健康少年,按照蒙古族摔交的礼节,跳着、舞着进入了交场,好似对称的图案,那茫茫草原上盛开着花朵,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了。《傣寨小景》是

一幅纸贴画,能利用废画报进行剪贴,没有巧妙的构思是不行的,没有认真细致的精心制作也是不行的。这幅小景纸贴真是美极了,明亮美丽的小竹楼,在遮天蔽日的大树下显得那么幽静,小路弯弯伸向远方,更体现出深远的空间感。这两幅作品是我们不经常见到的,通过画

幅使我们了解了蒙古族少年的有趣生活;也看到了傣族小朋友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使我们感到向往。通过对这些小朋友创作画的欣赏,同学们提高了欣赏能力,学到了一些知识,通过画幅中的表现,也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希望同学们学习他们认真观察、记忆,大胆描绘身边的事物和巧妙构思,使自己也能创作出优秀的画幅来。四、

布置作业、下课把自己生活中认为最美的事物可以通过各种表现方式表现出来,如:剪纸、绘画、布贴等。【评价反思第二课:色彩的魔术师【教学设计】树木是中国山水画的主要表现对象之一。学画树木也是学习山水画入门的基本练习。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画树法,无论是画干、画枝、画叶,还是成丛、成林的画法,积累成

了一套近于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这种方法比较便于初步入门的学习模仿,但过分拘泥于固定的方法,则容易限制学生感受能力和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发展。所以历代有创造性的画家都主张以“造化”(自然)为师,来学习山水画。【学情分析】国画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平时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国画这种绘画表现形式

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简单的技法已经掌握,但运用还不够熟练,本课通过欣赏让学生掌握国画树的画法,并能通过欣赏临摹或创作一幅树的国画。【课业类型】绘画【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代优秀画家以树为主的山水画的

欣赏,启发学生认识和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并理解树是山水画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学画树也是山水画入门训练的重要一步,因而要提高画树的兴趣。2、促进学生在观察记忆基础上,去分析树的特点,以提高认识能力。3、学习山水画中树的基本

画法,提高绘画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中国画家的山水画作品,了解以造化为师的道理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尝试用笔墨表现自己喜欢的树的兴趣。(通过欣赏画家的画和老师的讲解解决)【教学难点】学习最初步的画法,生动地表现不同树的特

点。(通过教师演示与观摩学生优秀作品解决)【教具准备】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树的速写稿、调色盘、墨及毛笔(小白云或叶筋)、笔洗、生宣纸、毛毡或垫纸。教师教具准备:中国画笔墨工具:笔洗、演示用生宣纸、优秀山水作品、幻灯片(或录象带)山水画作品数幅

、画树方法的范画(可将教参上的范图放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与安排好学生用具。二、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欣赏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优秀山水画作品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欣赏教师张挂的山水画作品。2、请学生翻开书看北宋画家郭熙《早春图》局部和南宋画家夏珪的《烟岫林居图

》,给学生介绍两位画家及绘画特点,带领学生仔细欣赏、分析两幅作品中树的表现方法。挂出树的照片、图片。3、在黑板上写“师法造化”几个字,从老画家刘海粟十上黄山和《长江万里图》是怎样画出来讲起,说明以大自然为师是画好山水画的关键。中国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所以历代出现

很多优秀的山水画家,继承和发展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热情描绘我们祖国美丽的大自然及日新月异的变化是我们的责任。山水画中树是主要描绘的内容,若想画好,先要仔细观察、感觉,并抓住树的不同特点,抓住生动形象,大胆

画出来。4、演示两棵不同树的画法请两三个学生到前边讲出自己速写稿中两棵树的不同特点,教师演示两棵树的不同表现方法,讲清用中国画笔墨画树时要放开,根据自己的观察,把感觉到的树的特征画出来。画树的方法是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最后画叶

。让学生看教师范画,讲不同的表现方法。5、讲作业要求。请学生拿出速写稿,仔细观察回忆一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将速写稿放在一边,要离开速写稿,大胆地画出自己感觉出不同特点的两棵树。6、学生作画,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大胆画,对个别有问题的纠正一下画法。7、将画面

生动有特点的学生作业张贴在黑板上,教师总结他们的优点,并表扬全班同学的进步。四、下课根据速写稿和记忆,画出两株自己所喜爱的树木。【评价反思】第三课:图形想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课业类型】【教学目

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评价反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