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doc,共(2)页,2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2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本节课共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目标师出示复习目标,生齐读。目的:明确复习目标,对复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第二环节:主体学习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整理的知识梳理?目的: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师:刚才这位同学整理的非
常详细,掌声鼓励!典例讲解1.例题讲解:课本13、15、17、18、23页例题。2.重点习题讲解:课本14页2题、21页4、6、7、8题、22页11题、25页3、4题师:很好,拿出导学案来,进行典例讲解,从
这些题目中挑出两到三道题重点讲解,一位同学讲另一位同学倾听的同时做好记录并补充好的学习方法。生1:分享21页第4题生2:分享25页第4题小试牛刀1.如图所示,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都可判定△ADC∽△ACB.(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在□ABCD中,点E在边BC上,BE:EC=1:2,连接AE交BD于点F,则△BFE的面积与△DFA的面积
之比为______________.3.如图,△ABC中,AB=9,AC=6,点E在AB上且AE=3,点F在AC上,连接EF,若△AEF与△ABC相似,则AF=________.4.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左图中△AB
C相似的是()师:下面我们来完成小试牛刀,先独立完成。生1:分享自己的答案生2:分享第3小题解答过程生3:分享第4小题解答过程生4:补充其他的方法师:同学们刚才的讲解都非常棒,老师还有一道题需要同学们帮助。互助提升如图ΔABC中,∠C=90,BC=8cm
,AC=6cm,点P从B出发,沿BC方向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cm/s的速度移动.若P、Q分别同时从B、C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以点C、P、Q组成的三角形与ΔCBA相似?师:把你的好的解题方法大声地讲给同
位听。生1:上台板书。生:合作讲解。师:这道题我们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师:板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第三环节:小结提升师:通过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同位交流、同学展示,我想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收获,把你的收获大声地说与同位听。生1:分享收获生2:补充收获第四环节:当堂检测师: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本
节课的学习成效,完成当堂检测。四、当堂检测1.△ABC的三边长分别为5、12、13,与它相似的△DEF的最小边长为15,则△DEF周长为().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它们的面积之差是60cm,那么它们的面积之和是多少?3.
如图,小华同学跳起来把一个排球打在离地2m远的地上,然后反弹碰到墙上,如果她跳起击球时的高度是1.8m,排球落地点离墙的距离是6m,假设球一直沿直线运动,球能碰到墙面离地多高的地方?生:上台板书第3题生互对答案,交流答题方法。第五环节: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