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六年级上册《第5课 画是无声诗》教学设计1.doc,共(4)页,3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00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画是无声诗教学目标:1、掌握给古诗配画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技巧,学习创作。2、让学生了解文学语言与绘画之间的联系。3、用单幅水墨画或者彩墨的方法给古诗配画,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传统造型方法的同时体会诗的意境。4、通过对范本的解读与欣
赏,培养学生为古诗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教学重点:根据诗的意境构思创作。教学难点:如何用学过的技法表现诗的意境。教学准备:老师准备课件、绘画工具。学生准备各种绘画的工具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
欢猜谜吗?2、今天老师请大家猜两个与众不同的谜语,谜面是两幅画,请猜出符合画面意思的诗名。(出示惠崇春江晓景)猜后生齐背3、同学们真聪明,中国的古诗精彩绝伦,而大家都知道我们校园文化一大特色就是——生
齐答。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漂亮的画,每一幅画都是一首无声的诗。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是无声诗》。(板书课题)二、新授1、教师: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才能体会出
其中的2甘醇。老师这里有一首特别喜欢的诗。(出示《小池》)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老师教大家一个读好它的方法,一边读一边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读。(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诵)配乐2、问:谁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那些景物?我们逐句感受一下小池的意境:(播放课
件,指名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泉水悄无声息,是爱惜细细的流水。树荫照水爱晴柔——树荫倒映在水面是它喜欢晴天柔和的风光。小荷才露尖尖角——小小的嫩嫩的荷叶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有蜻蜓立上头——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3、师:多么优美的诗句,真的是充满诗情画意。大家看后两句,这里面最吸引人
的是什么?(小荷,蜻蜓)师:有静有动,真的很吸引人。4、说说你看到的蜻蜓与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好花还需绿叶配,荷叶什么样呢?师:诗是情感的传递,画是意境的再现,下面我们运用中国画的方式表现一下小池的意境。5、提问:回想我们学过国画基本工
具有什么?(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问:作画时毛笔的运笔都有哪些方法呢?师:作画时笔锋的运用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基本方法。(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画面材料,在黑板上进行绘画。)6、同学们看,老师根据《小池》的后两句创作出了
一幅画,但似乎少了点什么,看看课题。(提诗)。3(出示印章)问:知道这是什么吗?师小结:一幅完整的国画是由“诗、书、画、印”四部分组成的,印章通常盖在落款处。(师盖章)出示几幅诗配画佳作,学生欣赏。三、欣赏1、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都是以国画的方法表现出的作品,其
实诗配画除了用国画的方法表现,还有其它的表现方法。(课件出示诗配画作品,有国画,儿童画,电脑绘画等)2、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诗配画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想让你的画面洋溢诗情画意,首先选材要精准,把古诗当中的关键词做为主景,其次构图要恰当,色彩要符合古诗的意境。教师
总结作画的四个步骤。(出示课件)四、学生创作1、课件出示绘画要求。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五、评展作品1、小组之间先互相欣赏,选出一两幅优秀作品展示。2、组织互评: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为什么?3、教师有重点的点评一些优秀作品。六、
总结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今天,我们领略了诗情画意,也从中领略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老师希望大家通过这一课能爱上这份诗情画意,传承我国优秀的民4族文化,谢谢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