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素材-八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doc,共(1)页,2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9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节内容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明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二、课标解读对于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是探索并证明.探索就是要求学生经历合情推理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理清思路、发现结论,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证明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注重“探索发现”和“演绎证明”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程总目标.教学时,教师要先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经历合情推理的过程,借助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