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小事不小》教学设计1.doc,共(4)页,11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95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事不小》教学设计课题小事不小章节第五单元在学习中成长第13课课时1课时版本辽海版年级二年级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漫画风格,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方法。用讽刺、歌颂与幽默的手法批评不良的社会现象。能力目标:启发
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构图、绘画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及良好的行为品质。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作品、欣赏作品的能力,能够充满自信地介绍和评价自己或
他人的作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在教学活动中,我有意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漫画的寓意理解与学生的交流感悟上,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表现人与事。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漫画
的一些相关知识,分析领悟漫画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并表述出来。教学难点:发现生活中的小事,运用夸张、概括地手法进行构思和形象设计。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希沃白板课件、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公益视频、教师示范创作漫画的微视频、来自学生生活的图片、乐曲《月光》、网上查找的漫画图片。五、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媒体名称、起止时间(’”—’”)及作用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欣赏感知)1.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反映正能量的公益视频。(00’00”—00’39”)作用: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树立“心灵美是人的最本质的美”的人生观。1.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目标:以此倡导学生应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1.学生观看视频,并谈感受。目标:培养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二)赏析探究、学习新知:(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游戏学习)(小组探究)2.课件出示不
良行为图片。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1.课件出示各种工具、材料及表现形式的漫画。作用: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并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了解漫画可以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表
现形式进行创作。2.课件出示2组以讽刺和歌颂为内容的漫画。作用:帮助学生了解漫画的表现内容。3.课件出示来自学生的照片,(教师在教室中拍摄的学生把双脚放在桌子上的2.教师提问:你认为下列做法对吗?你想不想创作一幅能够引导他们做一个合
格公民的作品呢?引出课题。目标:适时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懂得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国家对外文明的窗口,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共习惯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从而引出本课课题,交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1.教师组织学生参加“选一选”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漫画创作的多样性。目标
: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大胆尝试。2.教师介绍漫画的表现内容,并利用“连一连”游戏让学生找出与第一组漫画相对应的表现内容(讽刺和歌颂)。组织学生说说两幅漫画分别歌颂和讽刺了哪些社会现象?接着组织学生利用聚光灯找出第二组漫画中以歌颂为内容的漫画。引导学生说说每一幅漫画所表现的寓意。目标: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表现内容并理解漫画的寓意,适时进行德育教育。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观察、比较照片和漫画,并说说漫2.学生观察汇报,抒发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欲望,并为接下来的创
作积累素材。1.学生参与游戏。目标:感受漫画的独特魅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利用“连一连”游戏,加深对漫画表现内容的了解,并大胆地利用聚光灯找出第二组图片中以歌颂为内容的漫画,并分析汇报漫画所表现的寓意。目标:了解漫画的表现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了解漫画的表(观察分析)(欣赏评述)(直观感受)(三)创新求异、构思创作:(师生共同探究)不文明现象的照片)和漫画。作用: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漫画的表现方法及艺术特点。4.课
件出示单幅漫画和多幅漫画。作用:了解漫画的表现形式。5.(课件出示)以人物、动物及各种物体为素材的漫画。作用:通过欣赏评述,拓宽学生的创作空间。6.课件出示漫画绘制步骤及教师绘制范作的微视频。(00’00”—02’09”)作用:节省演示时间,引导学生
大胆创作。课件出示漫画大赛规则,播放乐曲《月光》及各种素材图片。(00’00”—16’30”)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画形象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的同时适时用图表演示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漫画和现实的差别。目标: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学习漫画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观
察能力、分析能力,了解概括、夸张、变形等表现方法能使漫画更具幽默感和趣味性。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聪明的你有什么发现?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漫画根据所表现的内容可采用单幅或多幅的形式来表现。5.引导学生用掌握的漫画知识说说喜欢哪一幅作品?是如何被吸引的。适
时告诉学生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漫画的创作素材。目标: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漫画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6.引导学生欣赏教师绘制范作的微视频,了解漫画的设计步骤及表现方法的具体应用。目标: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节省了现场示范的时间。组织学生谈构思,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借用漫画大赛激发学生用所掌握的漫画知识进行创作,教师巡视辅导。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现方法。目标:了解漫画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表现能力。4.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漫画的表现形式。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赏析作品,分析作品的表现内容及创作方法。目标:巩固新知,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现能力,了解任何素材都可以用来创作漫画。6.认真观察、欣赏,加深印象。目标:明确创作步骤。畅谈构思后,随着乐曲尝试用所掌握的漫画知识大胆
创作、准备参赛作品。目标:体验实践(四)展示评价、体验乐趣:(五)拓展延伸、感受生活:的创作氛围。作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鉴赏美的能力。作用:感受生活的幸福与美好,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神、想象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展示作品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挑选自己喜
欢的作品并说明喜欢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并再次进行德育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评价作品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漫画知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引起社会的关注,
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所有人的心中。目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学生展示参赛作品,并大胆评价、分析作品。目标:在鉴赏中提高自身创作能力,实现共同进步。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目标:激发学习的能动性。六、教学效果本节课我以德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
愿意尝试创作漫画,引起社会的关注,借此弘扬美德、传播文明。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并拓展了学生的创作空间。七、板书设计13.小事不小内容:讽刺、歌颂方法:概括、夸张、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