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五四制)】二上《10 茂盛的植物》教学设计2.docx,共(6)页,18.72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63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茂盛的植物——我学大师画丛林课程标准本课教学内容源自上海市上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中的第二课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细节描绘、线条和色彩装饰表现等各种方法,而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
植物的外形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植物排列及穿插组合的形态,尝试根据植物形态发散想象,创意绘制作品的方法。二年级美术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们在各种联想和添画练习活动中,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想象力和观察细节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大师作品的欣赏水平和审美
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简洁的画语评述作品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学情分析由于二年级的孩子的年龄因素,大部分孩子通过对真实事物的观察与理解之后,要求完成作业时会有“无从下手”“畏手畏脚”的怯场心理;故而我将本课改为通过欣赏一位拥有儿童般心灵和梦想的大师作品,引导孩子们发现用简
洁的线条和大胆丰富的色彩画出心中所见所想,在绘本式的读画和肢体表演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习植物的排列和穿插组合,用儿童的语言走近大师的作品,用儿童的视角学习大师的作品,用儿童的笔触表现大师的作品。本班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线条的
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已经有一些基础,学生能够用线条表现简单的对象,也有了一定的色彩的感知力,有些学生还不善于大胆用线条和色彩把事物表现出层次感,但这个年龄的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想象力也丰富。单元目标观察昆虫、植物和马的造型及细节特点,初步掌握细节描绘及线条、色彩装饰
表现等各种方法。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和探究细节的意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卢梭丛林画的艺术特点;尝试运用简洁的线条表现植物排列穿插与组合,运用明快的色彩和大胆的想象表现画面的装饰性;学习大师的绘画特点,直接用油画棒,创作一幅
“我的丛林”画。过程与方法: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卢梭丛林画的艺术特点;在肢体表演的过程中,知道植物排列穿插与组合的关系;在交流评价中,感受大师作品中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彩和大胆的想象的表现形式,用油画棒直接勾线和涂渐变色的方式创作“我的丛林”。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卢梭笔下的丛林传达出的生命力,想象力和装饰力;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爱心、描绘大自然的童心和爱护大自然的决心。学习重点重点:用简洁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茂盛的植物。学习难点难点:植物排列穿插与组合。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观察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课前准备关注——准备美术工具的意识情
况。探究——有探索和了解不同绘画工具和材料特性的兴趣情况。工具星:美术材料,准备好;课前观察自我评价学生欣赏和观察大师作品的绘画内容。关注——对大师作品感兴趣的情况。观察——发现大师作品的绘画内容的情况。表现星:乐
于展示,评价好;纪律星:遵守纪律,听讲好;课上观察自我评价表现性任务学生教师分层观察画面和肢体表演,体验植物排列穿插与组合的关系。仔细观察,探究发现大师用细腻的、明快的色彩装饰着丛林中茂盛的植物。观察——发现绘画作品特点的情况。探究——看清绘画步骤和方法并进行模仿的情况。表现星:乐于展示,评价
好;纪律星:遵守纪律,听讲好;创意星:奇思妙想,创意好课上观察自我评价表现性任务学生教师欣赏大师的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大胆想象,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操作——正确使用绘画工具材料,收纳绘画工具材
料并保持环境卫生的情况。参与——按时完成绘画作业的情况。工具星:美术材料,准备好表现星:乐于展示,评价好作业星:作业及时,质量好整洁性:勤劳卫生,习惯好课上观察自我评价表现性任务学生教师展示并以四色树叶的评价内容来评价自己,评价他人的作品。想象创造——用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表达自己想法并创作
作品的情况。分析评述——表达自己创作意图并用美术知识分析作品并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对作品感受的情况。创意星:奇思妙想,创意好整洁性:勤劳卫生,习惯好课上观察自我评价表现性任务学生同伴教师学习过程环节学习过程课前二分钟:1、分发美术成长手册的作业纸。2、自查美术材料袋,自评工具星。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习惯。欣赏与导入1、交流导入,引出课题提问:你们在这幅画上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回答。提问:这么多的植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感受回答。教师总结:这些植物形态各异,它们有着旺盛的
生命力,枝条长得细而长,枝干长得粗而壮,枝叶长得多而密,花果长得艳而鲜,给人一种茂盛的感觉。引出半课题——茂盛的植物设计意图:观察交流、从作品中感受理解茂盛的植物。观察与分析1、睁大眼睛,感悟层次提问:让我们一起睁大眼睛,看看画中植物是怎样排列的?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画
中这些茂盛的植物,层层叠叠,前面有矮的植物,中间有高的植物,后面还有高矮不一的植物,这些植物互相穿插组合在一起就像一群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在拍集体照。2、肢体模仿,体验遮挡小游戏:谁愿意上台表演一下这幅富有生命力、茂盛的丛林画。提问:后面的植物被前面的植物遮挡住的部分
,你还能看见吗?学生观察回答。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总结。3、眯起眼睛,发现色彩教师:请小朋友们眯起眼睛,仔细观察。提问1:这幅画中什么颜色最多?学生观察回答:绿色提问2:这些绿色一样吗?学生观察回答:不一样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总结:在
我们生活中光绿色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色调,这些颜色运用在一起,就像我们学过的渐变色,给人一种细腻的、明快的感觉。设计意图:分层观察画面和肢体表演,体验植物排列穿插与组合的关系,加深对画面的感受并活跃课堂气氛;仔细观察,发现大师用
细腻的、明快的色彩装饰着丛林中茂盛的植物。了解与尝试1、认识大师,欣赏名作教师:这幅画的名字叫《丛林散步的女人》,是法国著名绘画大师亨利•卢梭的作品,大师用丰富的层次,明快的色彩,大胆的装饰着丛林中茂盛的
植物。2、发挥想象,大胆创作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学一学大师的丛林画,画一幅“我的丛林”。3、完整课题,布置作业作业内容:学习大师的绘画特点,直接用油画棒创作一幅“我的丛林”画。(可以参照大师的丛林画
)作业要求:1)植物造型简洁有创意2)植物排列穿插有层次3)画面色彩丰富有装饰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再一次的欣赏大师的作品,感受大师创作的魔力,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大胆想象,明确作业要求。
展示与评价1、四色树叶,规范评价绿色树叶——画面有层次蓝色树叶——植物有穿插粉色树叶——色彩有装饰黄色树叶——构图有创意2、利用雾霾,深层评价渗透培养学生爱护绿化的德育思想。3、机动拓展,感悟伟大教师总结:有一本
关于大师的绘本,名字叫《亨利·卢梭的神奇丛林》。该绘本的插图以卢梭式的笔法,漫画式地讲述了亨利•卢梭真实的人生故事。设计意图:四色树叶,围绕明确的评价内容来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有利提高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力,评价力、审美力、创新力等综合能力;利用“水油分
离法”,激发学生艺术创新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欣赏绘本,再深层次去感受大师伟大。板书设计茂盛的植物——我学大师画丛林卢梭睁大眼排列有层次遮挡有穿插眯小眼绿色有渐变设计说明本课教学内容源自上海市上教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中的第二课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细节描绘、线条和色彩装饰表现等各种方法,而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植物的外形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植物排列及穿插组合的形态,尝试根据植物形态发
散想象,创意绘制作品的方法。由于二年级的孩子的年龄因素,大部分孩子通过对真实事物的观察与理解之后,要求完成作业时会有“无从下手”“畏手畏脚”的怯场心理;故而我将本课改为通过欣赏一位拥有儿童般心灵和梦想的大
师作品,引导孩子们发现用简洁的线条和大胆丰富的色彩画出心中所见所想,在绘本式的读画和肢体表演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习植物排列穿插与组合,用儿童的语言走近大师的作品,用儿童的视角学习大师的作品,用儿童的笔触表现大师
的作品。附件1:《茂盛的植物——我学大师画丛林》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