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 漂亮的染纸》教学设计1.doc,共(4)页,14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62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沪教2011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9课《漂亮的染纸》教案课题9、漂亮的染纸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学校教材分析本课是沪教2011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确定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以学生认知和教育发展规律为基础,把教学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定位在染纸中的折叠与浸染的技法上,以美术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吸引学生参与,以游戏式的教学达到教育目标。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达到了掌握折叠与浸染的技能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教育目标。本课是在尝试水粉的
基础上继续认识的一个过程,通过染色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尤其对新接触的水粉、水彩更是喜爱有加,他们乐于尝试、体验,并具有简单的观察、分析的能力。但是,由于年龄过小,自学能力较差,需要教师不断的加以引导。他们对美术术语还不熟悉
,表达不够清晰。对色彩的认知仅限于认识常见颜色和初步了解三原色,对于色彩的驾驭能力还很低,教师要多加引导。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折纸染色的方法,欣赏染色作品的美感。了解民间传统印染。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折叠方法,尝试染色,做出不同效果的染色作品。www.renjiaoshe.c
om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美术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能运用几种创意折纸进行染色。教学难点如何掌握染色时对时间和水分的控制。能搭配美观和谐的颜色,进行染色。教法直观教学法、
演示法、谈话法与讲授法相结合学法游戏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具多媒体课件、水彩、吸水性强的纸张、扎染作品、染纸作品、手工用具等。学具水彩水、吸水性强的纸张,彩纸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阶段二、发
展阶段1、出示白色手绢,为白色手绢进行扎染。2、简介扎染的历史和作用3、出示教师扎染作品,了解手工染布在生活中的应用。4、导入本课,板书课题:《9、漂亮的染纸》宣布本课的任务:闯关游戏“占领城堡”1、勇闯第一关:神秘的白纸请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工具材料和自己喜欢的方法给空白纸染上颜色。提问:你在
染色过程中有什么养的发现?概述染纸的概念,介绍染纸的艺术特点。2、勇闯第二关:寻找汉字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寻找染纸作品中隐藏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范例中的花纹、色块在排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得到“米”“田”“井”“斜十字”四种基本的折叠骨式。3、勇闯第三关:骨式折叠大竞技让学生了解四种基
本骨式。连连看:发现新骨式掌握折纸方法:对边折、对角折运用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折叠折纸的骨式请学生展示自己折叠骨式的折法,其他学生观察学习。4、勇闯第四关:魔法染色讲解“浸染”方法。用浸染的方法把骨式的角、边染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打开作品,请生观察:染纸作品中的花纹、色块是是什么
形态的?如何产生的?仔细观察,了解扎染的简单步骤感受扎染独特的艺术形式及手工染布在生活中的用途。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学生自由操作。讲述自己的作品,并汇报在染色过程中的发现。学生观察、小组探讨,汇报:花纹排列像田字、米字、井字、斜纹十字。学生自主探究折纸方法,小组
尝试折叠骨式。学生自由演示折叠方法,尝试新的骨式折叠方法,并汇报展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染色练习。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操作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演示扎染过程、用扎染布料和学生共同游戏感受染布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传统文化
的兴趣,导入本课。尝试染色,体验各种媒材带来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材料的特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此环节的设计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继而让学生探究骨式折法。
让学生从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两个方面去摄取知识,培养了学生:动脑思通过所学解决本课作业中的重难点。动脑思考,主动地探索结论,由此在课堂中形成学生互相启发的良好氛围,三、创作阶段四、评价阶段五、拓展阶段总结:角染成点、面;边然成线。勇闯第5关:粉饰城堡布置作业要
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骨式,合理搭配颜色,独立完成1-2张染纸作品。2、用制作好的染纸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装饰城堡。1、组织学生展示作业“绚丽城堡”。2、请学生欣赏、评价:你会选择那个房间?说说原因。3、以“折”“染”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作
品。4、为作品改变形象。让学生了解染纸的二次创作。汇报自己总结的结论。学生创作装饰城堡创设情景,学生欣赏班级作业介绍自己或者评价同学的作品。为染纸作品改变外形。欣赏、倾听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给学生用美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学习美,运用美,创造美。采用多种评
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懂得美与生活的联系,理解二次创作。板书设计折染折骨式浸染滴(点)染色彩搭配时间控制位置变化教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