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人教版】一至二年级《5.横叉》教案5.doc,共(9)页,30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47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横叉、纵叉》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一学习领域发展目标为依据,针对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与活动规律,在课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情境教学、动物模仿、师生示范等进行直观教学,从而发展学生的柔韧性。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在练习时,
用于突破极限,学会坚持不懈,学会克服困难。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静力性技巧动作横叉和纵叉。这两个动作符合一年级学段儿童骨骼、肌肉、关节、韧带好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技巧动作练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比较等方式感知动作的特点,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同时明白通过学练,可使身体姿态更优美、完成
动作更自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柔韧、协调和平衡能力。两个静力性技巧动作在教学时,融入情境,学生情绪就被调动起来。因为学生的差异性,在重难点制定时,不应着重在动作完成度上,应该让学生努力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姿态,并学会坚持和克服困难。本节课使用了最常见的小体操垫,来辅助完成度
不高的学生,并用了毽子来促使学生保持良好姿态。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身体素质处于发展期。本节课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姿态,有助于他们初步掌握横
叉和纵叉两个静力性技巧动作。教学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动作技能教学,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一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对于横叉和纵叉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模仿练习。本节课的内容也是对学生下肢肌肉和髋
关节拉伸时要承受的疼痛感的一个考验,教学时,加入各种有趣的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静力性技巧动作的练习中。人各有异,一年级学生的柔韧差异性很明显,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女生的韧带普遍好于男生。在教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柔韧性不好的学生循序渐进,利用小体操垫,逐渐降低高度,辅助学生完成练习。对于柔韧性较好和已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在完成静力性动作的基础上提出身体姿态的要求,甚至提高难度。四、教学组织策略准备部分:通过安全卫生教育,确保本节课的正常进行,防患于未然
。通过“青蛙捉害虫”的游戏,加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为主教材做好铺垫。基本部分:继续贯穿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讲解示范,组织学生模仿练习,利用小毽子和瑜伽砖辅助教学
横叉和纵叉。让学生在完成这两个静力性技巧动作的时候,学会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结束部分:因为本节课的内容即为素质练习课,故放松采用调整呼吸,说唱儿歌的方式进行,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五、教学流程六、安全预设1.考虑到本节
课内容为静力性技巧动作,使用器械为软硬度适中的小体操垫和瑜伽砖,保护学生双腿、双膝等。2.在课前准备时,进行用垫卫生教育,并检查随身有无携带尖锐物品,帮助学生做好自我保护和卫生工作。3.游戏时,通过提示注意躲闪,锻炼学
生灵敏性,并防止冲撞,发生安全事故。课堂常规游戏:“青蛙捉害虫”横叉横叉游戏:“搭桥”游戏:“播种与收获”放松:说唱儿歌下课技巧与游戏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学习目标(1)能记住本单元所学内容的动作名称、方法。(2)初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能做出立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
纵叉、横叉单个技巧动作;能尝试运用身体做出数字和字母。(3)发展四肢及腰腹肌力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4)敢于展示自我,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单元教学内容技巧:身体变数字(变字母)、立位体前屈、坐位体
前屈、纵叉、横叉、仰卧推起成桥游戏:毛毛虫爬行、看谁抛得高、你拿我放、龟兔赛跑学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1(1)指导身体各部分的名称(2)能协调地进行模仿活动,用身体造型做出阿拉伯数字和字母(3)积极
参与展示,敢于表现自己(1)技巧:身体变数字(变字母)(2)游戏:毛毛虫爬行(1)提问学生身体各部委的名称,要求学生熟记并能说出(2)启发学生通过弯曲手臂、膝关节或腰部等,更形象地摆出数字0-9(3)引导学生在垫
子上合作用身体造型表示数字组合,如火警、急救等电话号码2(1)指导身体的那些部位可以做屈和伸的练习(2)能在平地上和垫子上完成立位和坐位体前屈动作(3)在活动中大胆地展示自我(1)技巧:立位体前屈、坐位体
前屈(2)游戏:看谁抛得高(1)播放音乐,带领学生随音乐节奏做基本体操组合动作①(2)教师出示动作图片,展示各种造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模仿练习(3)组织学生集体进行立位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的练习,并组织学生进行动作展示3(1)指导横叉、纵叉是静力性的技巧动作(2)初步掌握横叉、纵叉动作,提高
身体的柔韧性。(3)在练习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1)技巧:横叉、纵叉(2)游戏:“播种与收获”(1)横叉练习时,两腿左右外滑成直线,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渐下振;纵叉练习时,两腿在一条直线上,逐渐下放贴地,上体正直;在辅助垫的帮助下,进行分层教学,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2)
组织学生进行“搭桥”的练习,体验合作的快乐。4(1)知道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名称(2)初步能够独立或在有人帮助下完成仰卧推起成桥的练习,提高肢体的柔韧性及关节的灵活性(3)与同伴友好合作,相互帮助,体验成功(1)技巧:仰卧推起成桥(2)游戏:龟兔赛跑(1)示范仰卧推起成桥动作,指导学
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①跪坐后躺、翻掌贴肩、顶髋、推手的练习;②仰卧屈腿、翻掌贴肩、顶髋、推起成桥(2)与学生共同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保护与帮助(3)组织学生2人一组尝试练习仰卧推起成桥,及时帮助学困生完成仰卧推起成桥动作单元学习评价优秀良好及格柔韧素质基本功扎实,
能描述所学技巧动作的方法;较好地做出坐位体前屈、纵叉、横叉、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与同伴配合默契、相互帮助。柔韧素质较好,能说出所学技巧动作的名称;做出坐位体前屈、纵叉、横叉、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且与同伴友好合作、相互帮助。柔韧素质一般,
知道所学技巧动作的名称;能完成简单的柔韧练习,在感觉略有疼痛的时候,能够坚持做动作。水平一《横叉、纵叉》实践课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横叉、纵叉是静力性的技巧动作。2.初步掌握横叉、纵叉动作,提高身体的柔韧性。3.在练习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内容技巧:横叉、纵叉课次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解决方法动作
幅度由小到大,逐渐下放贴地学习难点解决方法横叉、纵叉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利用小体操垫和辅助垫,由高至低,由易至难,让学生逐渐下放贴地。利用毽子摆在头顶上、脚背上,保持毽子不掉落,保持身体良好姿态。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队形安全要求运动负荷时间次数强度导
入新课一、常规二、游戏:“青蛙捉害虫”检查学生口袋,进行安全和用垫卫生教育组织学生做“青蛙捉害虫”的游戏。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安全检查,熟知用垫卫生听清老师的要求,遵守规则,乐于游戏2分3~5中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使学生肢体充分活动,为主教材的柔韧练习做铺
垫,并补充本节课的运动负荷。学习技能一、横叉1.模仿青蛙坐2.模仿青蛙趴3.横叉二、横叉1.压腿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青蛙坐”的练习2)组织学生模仿“青蛙趴”1)组织学生将垫子折叠,引导学生双脚站在垫子两
侧,脚尖朝外,慢慢外滑成直线,身体保持正直2)组织学生分组展示,并评价1)组织学生进行坐位体前屈的练习,充分拉伸大腿韧带1)“青蛙坐”练习时注意身体姿态,尽量双膝贴地。2)尽量保持大腿和臀部在一条直线上,配合呼吸,完成压垮练习。1)在教师的指导下,动作标准,姿态优美,认真练习2)乐于
展示自己1)下压练习时,注意双腿伸直,脚尖要绷直,在极限位置坚持住××××××××××××××××××××××××××××T利用辅助垫,帮助部分下不去的学生完成动作,保持良好姿态注意用垫卫生教育30秒30秒3分30秒334~63低低中低2.纵
叉三、游戏:“搭桥”2)组织学生进行后压腿练习1)组织学生从跪姿开始,向前出一只脚,慢慢向前滑,保持身体姿态2)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学。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2)组织学生游戏2)压后腿时,注意跨关节不能变形,后脚背贴地1)练习时保持身体姿态2)在辅助垫的
帮助下,到达极限位置停住,努力坚持1)积极与同伴合作,完成搭桥任务,保证动作质量2)乐于展示自己并与同伴合作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方式进行展示与比赛。教学时注意循序渐进,利用好辅助垫。1分3分1分24~62~3低中中设计意图:通过纵
叉、横叉的练习,发展学生柔韧素质。并通过合作游戏,体验到合作的快乐。素质练习游戏:“播种与收获”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2)组织学生游戏3)评价1)聆听游戏规则与方法2)积极参与游戏,勇夺冠军3)尝试评价,说出获胜的方法游戏时提示注意躲闪,避免冲撞
在一起3分2~3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提高本节课的运动强度。恢复身心放松:说唱儿歌带领学生一起说唱儿歌,同时调整呼吸,做好放松练习跟着老师一起说唱儿歌,放松身心××××××××××××××××××××××××××××T30秒1低设计意图:通过说唱方式,调整呼吸,放松身心。课后作业与同伴合作游戏
:猜拳下叉负荷预计平均心率110~120练习密度40%场地器材小体操垫若干、毽子若干、辅助垫若干、音箱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