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020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DOC
  • 阅读 7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7.778 KB
  • 2023-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科学【2020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2020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科学【2020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教案教学设计.docx,共(3)页,17.77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36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年级下册第16课《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四课。本课从生物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入手,帮助学生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

串起来的食物链”,以蝉、螳螂、黄雀几种动物和它们的食物为例,引导学生认识食物链;第二个活动是“交错的食物链”,以草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草原上的植物和动物,将各种生物按吃与被吃的关系连成食物链,再将各条相关的食物链连成食物网。二、学

情分析学生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耳熟能详,但平时却很少会将这个成语所代表的生物学现象同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关联。学生很少有机会带着问题观察这种自然现象,不了解这句成语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随着本单元学习的深入,学生通过对模拟实验、科学推

理等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对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环境与生物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感兴趣。三、教学目标1.能分析常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并懂得用食物链来表示。初步认识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2.培养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

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分析常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食物关系。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概括,发现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彩色卡纸、剪刀、有关草原的资料(图片或视频)、有关螳螂捕蝉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多媒体教学

设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情境:几个小朋友在野外看到一只螳螂正在捕食蝉,而在不远处,一只黄雀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螳螂。他们不禁感叹,“这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呀!”问题:蝉又会吃什么呢?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思考:这些生物

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二)活动探究1.活动1串起来的食物链讲述:在自然界中,有的动物以植物为食物,有的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它们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媒体:出示蝉、螳螂、黄雀和蝉的食物(植物)的图卡,或播放“螳螂捕蝉”故事的视频。任务:将四种生物的名称分别

写到纸条上,再根据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将它们连成一条纸环链。要求:在纸条上写下对应的生物名称,再将纸条粘贴成纸环,然后按照谁被谁吃的规律,把纸环串成纸环链。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体验活动,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作记录。汇报:学

生分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整理:学生梳理这几种生物的联系,认识生物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分析:利用学生串好的纸环链进行分析,认识生物之间这种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就是食物链。示范:教师写出四种生物的名称,并将其连成一条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小结:不同生物之间由

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在一片草原、一片森林或一个池塘中,都存在食物链。2.活动2交错的食物链讲述: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媒体:出示教科书中的一幅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在图中草原上有草、狐狸、鹰、羚羊、蛇、鼠、鼠兔、蝗虫和食虫鸟等。任务:写出这

片草原上存在的食物链,并观察这些食物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要求:了解这片草原里生活着哪些植物和动物,并将它们列下来。然后,分析每一种动物的食物,建立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并将这些食物关系用食物链的形式进行记录。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活动,

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作记录。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评价:学生判断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或是否需要补充。整理:该生态系统中,共有10条食物链。①草→蝗虫→食虫鸟→

鹰②草→蝗虫→食虫鸟→蛇→鹰③草→鼠兔→蛇→鹰④草→鼠兔→鹰⑤草→鼠兔→狐狸→鹰⑥草→鼠→蛇→鹰⑦草→鼠→狐狸→鹰⑧草→鼠→鹰⑨草→羚羊→狐狸→鹰⑩草→羚羊→鹰任务:把各条食物链梳理成一条条纸环链,然后把每条纸环链的起始环“草”穿在一根棍子上,并悬挂起来。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实

践活动。展示:悬挂起来的食物链。任务:观察已经悬挂起来的食物链,比较每条食物链有什么共同点。引导:教师给予引导或提示,例如食物链上起始的生物是什么,又是以哪种生物结束,各种生物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规律,等等。交流: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小结:食物链

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大型的肉食性动物(如鹰等)结束。在食物链种,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尾随其后的动物都是消费者。任务:将纸环链上相同的生物所在的纸环合并成一个环,再观察纸环链的变化。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实践活动。发现:

草原上的多条食物链是互相关联的。其中,草在所有的食物链中都会出现,鼠、鼠兔也被多种动物猎食,鹰能吃多种动物等。小结:多数动物的食物不是单一的,因此食物链之间交错相连,构成复杂的网状关系——食物网。实践:到校园进行观察,了解校园里生活着哪些生物,这些生物

之间有哪些食物关系,把它们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式记录下来。七、板书设计16.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