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020新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专题探究拼接拱桥》教案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3.079 KB
  • 2023-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科学【2020新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专题探究拼接拱桥》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2020新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专题探究拼接拱桥》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科学【2020新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专题探究拼接拱桥》教案.docx,共(3)页,23.07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33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1五年级下册第3课《专题探究:拼接拱桥》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分析《专题探究:拼接拱桥》是《科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桥梁”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主要让学生探究如何用小构件拼接出桥面下的拱圈,是对上一课的延伸。这是一节专题探究课,学生通过拼接拱桥,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

过程,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本课训练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较简单的生活问题和科学问题。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八个要素。本课主要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要素进行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二、学情分析生活中用于建设拱桥的石块随处可见。然而在自然界中,极少有完全匹配拱圈的完整石块,所以拱桥一般都由小块构

建拼接而成,这样的真实情境会引发学生关注“用一块块石头拼起来的拱桥怎么不会塌”的问题。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对拱能增强桥面的承重能力有一定的认识,为本课运用萝卜等材料探究不同形状的小构件拼接的拱圈的承重能力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要素。2.能通过有计划的探究步骤,认识由小块构件拼接而成的拱桥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3.了解社会的需求是桥梁发展的动力。2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2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用梯形小块构件连续拼接起来的拱形结构具有一定的

承重能力。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小块构件拼接拱圈,制作出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拱形结构。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教学课件。学具准备:萝卜若干,塑料水果刀,盒子2个,重物若干。六、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媒体:出示石拱

桥图片。问题:用什么形状的小石块拼接石拱桥,才有一定的承重能力?(二)作出假设根据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媒体:石拱桥拱圈的图片。任务:要把小构件拼接成拱形。假设1:把构件做成梯形能制作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拱形结构。假设2:把构件做成方形能制作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拱

形结构。(三)制定计划任务:根据以上假设设计一个具有一定跨度的拱桥。材料:萝卜。活动: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任务1:设计一座有一定承重能力的拱桥。要求:①用萝卜块设计一座跨度8cm的拱桥。②把萝卜块切成大小和形状(方形或梯形)都合适的小块构件。③将小块构件拼接成拱桥结构。④测试拱桥的承重能力。

(四)搜集证据3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3任务:按照以上计划,将材料切成小块构件,拼接成拱桥。活动:①将方形构件拼接成拱圈,用拱座顶住拱脚,用重物测试承重能力,并记录数据。②将梯形构件拼接成拱圈,用拱座顶住拱脚,用重物测试承重能力,并记录数

据。(五)得出结论结论:比较两次实验数据,梯形的构件更容易拼接出拱桥,而且承重能力更强。七、板书设计3.专题探究:拼接拱桥梯形小构件拼接的拱形结构具有较强承重能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