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粤科版】二下第8课《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3.docx,共(5)页,20.50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29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科学》二年级下册第8课《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不倒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科学》的一课。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趣的不倒翁》一课以“不倒翁为什么不
倒”为探究主题,由学生自主地“把它拆开看一看”,从而经历一个“解暗箱”的科学探究过程,意识到从事物内部探究事物本质是可靠、科学、有效的方法。二、学情分析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本课顺应学生的年龄及兴趣特点,让学生尽情地玩不倒翁,并以此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
设计探究方法,自主经历探究过程,自行获得问题结论,揭开不倒翁的秘密。通过探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对事物内部的观察,认识物体,意识到“解暗箱”是认识物体本质的科学探究方法。三、教学目标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能够运用“解暗箱”的方法
研究不倒翁的秘密,经历“解暗箱”探究活动,认识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能够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由各种不容易倒的物品,联想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审美情
趣。3、通过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知道在从外观上无法找到问题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方法来解决。四、教学重点难点1、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原因。2、体验“解暗箱”是认识物体本质特征的一种科学方
法。五、教学准备各种重心不同的不倒翁、底面是各种形状的不倒翁装有不同水的矿泉水瓶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游戏:放矿泉水瓶比赛。要求是瓶口朝下放,瓶子不倒算成功。2、小组派代表选择不同的水瓶。为什么有的瓶子放
起来比较稳当?(小结:瓶子里有水,瓶口朝下时,水集中在瓶口处,使瓶子上轻下重,这样放起来就比较稳当。)板书课题:《有趣的不倒翁》(二)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1、探究外部构造。(1)谈话: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请同学们玩一玩你们带
的不倒翁,仔细观察一下。(2)学生们玩不倒翁并细心观察。(3)汇报交流观察到的情况:不倒翁有一个大肚子,底部呈半球形的。(4)教师小结:从外观上看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底部是半球形的。(板书:外观底部是半球形的)2、探究内部构造(1)谈话:底部
是半球形的就一定不会倒吗?鸡蛋壳也是半球形的。(出示)看来,不倒翁不倒还有其它的原因,但从外观上我们看不出来,怎么办?(拆开来看看)(2)学生进行研究。(3)交流汇报:得出上轻下重的结论。(4)教师小结:从内部看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因为
上轻下重。(板书:内部上轻下重)(5)小结:以上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三)寻找生活中的“不倒翁”1、教师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不倒翁不倒的原理?2、学生交流: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看课本上的图片进行说明交流。3、这样的
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观察,记录你们的发现。(四)课后拓展,制作不倒翁1、制作不倒翁需要注意什么呢?2、学生交流。(课件展示需要注意的问题:A、使用剪刀注意安全。B、注意不倒翁的重心。C、上轻下重。)3、课后自己制作一个不倒翁,可以按
照教科书提供的方法作一个会翻跟头的熊猫,也可以自己制作喜欢的不倒翁,有时间我们组织一个“自制不倒翁”评比。七、板书设计9、有趣的不倒翁外观底部是半球形的内部上轻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