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下册《制作电磁铁》教案 (10).doc,共(2)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22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制作电磁铁【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学生通过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进行分析建立解释模型,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2.体验科学史上这一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的重要。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奥斯特认真、细致、努
力的科学研究精神。体验与他人合作有助于增进思考。科学知识:知道电能产生磁。【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模仿奥斯实验。难点: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发现,提出新的问题。第一课时【教学准
备】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2.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铜芯)导线、指南针、铁屑等。【教学建议】磁的基本性质是三年级下册学习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适时复习回顾,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一)复习回顾一个简单电路
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连接?(短路、断路)关于“磁”,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能也只能吸铁;磁极、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化)(二)新授1.出示课件奥斯特相片,问:认识他吗?奥斯特(1777~1851年)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他坚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转
化的,长期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在物理学领域,他首先发现通电导线的电流会产生作用力,使磁针改变方向。在化学领域,最先发现铝元素。他还是一位热情洋溢重视科研和实验的教师,他说:“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实验开始的”。2.出示课件问奥斯特在干什么?(做实验)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做的?请阅读课本第2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3.同桌之间交流奥什特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实验是怎样做的?你们想当一次奥斯特,重现他当年的实验吗?4.学生思考回答。(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指南针放在导
线下)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重点:指南针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5.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你们想当一次奥斯特,重现他当年的实验吗?6.学生活动。7.你们有
什么发现?(导线通电后磁针发证偏转。)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在哪些情况下磁针会发生偏转呢?a.铁;b.磁)8.现在你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其实是询问学生解释现象时自己的猜想。学生意见可能有两种:a.导线通电后变成了铁;b.导线
通电后有了磁性。教师要持中立态度:都有可能)三、验证奥斯特的猜想1.如何判断导线通电后是变成铁还是有了磁性?(通电导线是否可以吸铁)2.提供一些铁屑学生实验验证。3.交流实验现象,总结:奥斯特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用最简介的文字说
明吗?(导线通电后能产生磁性—电能产生磁—电生磁)四、总结拓展1.通电导线有磁性,想一想,我们能利用这个现象做些什么?2.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收集更多关于奥斯特的故事。板书设计:电电和磁奥斯特磁导线通电,磁针
偏转电能生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