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的故事》教案 (6)

DOC
  • 阅读 5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1.000 KB
  • 2023-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的故事》教案 (6)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的故事》教案 (6)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的故事》教案 (6).doc,共(3)页,3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14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球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意图: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多大;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这是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而本课重点要使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能对“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这一问题提出假设,并能通过生活中看到的现象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经历一

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基于上述考虑,为了更好凸现科技史即人的探索史,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提高的”;把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观察进港的帆船、推测与验证整合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知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2.能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

论3.知道科学探究活动的长期性与艰苦性,逐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能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教学难点]认识到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假想和验证、[教学准备]篮球、橡皮泥小船、牙签、小棒、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

入师: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关于地球的故事,你知道些什么呢?师:现在通过很多方式都可以轻松知道答案,但你们要知道我们在这个答案的背后,人们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辛苦的探究过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人们关于地球的形状探索的

故事,(板书课题)二、探究过程(一)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师:请同学们阅读P40,思考古代的人们提出了哪些猜想?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呢?你认为他们的猜想成立吗?为什么?学生阅读,汇报。小结:古代的人们因为只能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等猜想(板书:直觉)师:古希腊人对于

地球的形状做出了什么样的猜想,其猜想又是依据什么提出的学生阅读,汇报。小结:古希腊人通过观察,发现进出港的船只在人们视线中消失的现象存在着一定规律,提出了“地球可能是一个大圆球”的猜想。(板书:怀疑后发现)师:古希腊人对于地球的形状做出的大圆

球的假设,对吗,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师:(出示篮球、橡皮泥小船、牙签)篮球、牙签分别相对于什么?师:制作和实验时请注意:不用手直接拿着船身,手比船大,会影响对主体事物的观察。可以在船的尾部插一根小棒,实验时手握小棒让小船沿篮球球面

从下往上运动。观察“船”在“地球”上“航行”时,注意不要离篮球太近,这样易形成俯视,观察者视线应该与篮球顶点(地平线)持平,观察“船”在桌面上“航行”时,观察者的视线就应该与桌面(地平线)持平。学生活动,描述看到的现象,判断古希腊人的猜想成立吗?(课件出示)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推测。师:

发生月食时被遮挡部分的边缘是什么形状的,你有什么解释?小结:地球挡住太阳照到月亮上的光,形成的影子是弧形的,说明地球是球体。(二)、推测与验证师:光靠猜想和假设行不行呢?接下来人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一猜想呢?(板书:验证)师:请同学们阅读P42了解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提问

: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作出了什么假设?麦哲伦为这次航行付出了什么代价?有收获吗?是什么?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小结: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细致的

观察,善于分析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更要像麦哲伦那样------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感想?四、课外延伸课后收集关于有关地球的资料,准备办手抄报。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敢于尝试和创

新,活动设计层次强、内容新。能够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能够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一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究历程;二是反思本课学习、探究活动的经历。通过谈感想体会,目的是

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和这节课所获对今后的自行探究有些启发和鼓舞,以激发他们的科学情趣,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