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湘科版】六下《物竞天择(二)》教案.docx,共(2)页,18.59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10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执笔年级六班级班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课题2物竞天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了解马的进化与生活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2.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感受到适者生存,不适则被淘汰。3.通过资料分析,探究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构造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适者生存的科
学进化论观点。科学知识知道生物进化是环境的变化、自然选择的结果。重点知道生物进化是环境的变化、自然选择的结果。难点探究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构造特征。教学用具生物进化过程影像资料分组材料:鲫鱼、小玻璃缸;绿色的桌布,同样多的绿、白、红、黑四种短细线
。学习用具一、观察引入,了解动物适应环境1.观察水中的鱼,分别从上面和下面看,有什么发现?从上面看鱼的身体颜色与水面颜色相似,从下面看身体颜色与天空颜色相似。2.提出问题:这样的颜色对于鱼有什么意义?3.教师讲述:不错,鱼的身体颜色能更好的保护自己,那么其它动物在自然进化的过程
中,适应新环境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构造特征,请大家分析教材第9页中的图片,小组展开讨论,说一说这些动物用怎样的方式适应周围的环境。4.拓展:介绍你知道的动物适应环境的知识二.观察分析,了解植物适应环境1.观察骆驼刺的图片,分析骆驼刺哪些结构适合沙漠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通过
分析,归纳出骆驼刺适应沙漠环境的结构:骆驼刺的叶片很小,并且上面有一层蜡质层,减少蒸发,防止水分流失;针状的枝,防止天敌落在植物体上啃食叶片;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这些特征,让骆驼刺能够适应沙漠高温、少雨、强蒸发的生存环境。(学生没提到的部分,教师
可以补充讲解)2.师小结:地球上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生存着不同的植物,植物的这些不同的结构特点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的植物适应在不用环境中生存。修改栏三.课外作业:课后搜集更多的关于动植物适应环境的资料,可以合作完成手抄报
的制作,也可以将内容摘要发送到班级论坛,参与讨论。注:将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办一个专刊。板书设计动物——保护色、拟态植物——骆驼刺教学后记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复习课,因为内容和知识点与上个学期的“南橘北枳”差不多,因此我基本上是要学生自己说、自己回忆、复习。不过,刚开始学生有点局限于本节课的保护色和
拟态两种方式,举的例子大同小异,经过提醒学生的思路开阔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