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对花》教学设计2.docx,共(4)页,16.93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83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对花》教学内容:1、唱: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2、听:黄梅戏经典唱段《天仙配》、《女驸马》3、拓展:戏剧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用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2、能准确演唱《对花》中的拖腔,展现戏曲的韵味。二、能力
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2、通过打击乐器伴奏、演唱、舞蹈各种形式来表现黄梅戏,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三、情感目标:1、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
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2、感悟到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能用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戏曲唱腔演唱《对花》。2、难点:能准确把握《对花》
的锣鼓点,为《对花》加入生动的配乐。教学方法:1、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启发联想法、鼓励法、表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其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学过程:一、戏剧欣赏,渲染主题
师:泱泱中华,5000年漫长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精彩的戏曲世界。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兴趣爱好,不同的地方方言,所以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剧种,那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些什么戏曲剧种呢?
生:京剧、越剧、豫剧………师: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小戏迷,他们分别要给我们来唱一段,同学们来听一听他们分别唱的是什么剧种?【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现三个种类戏剧片段的欣赏,营造出精彩的戏剧文化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二、多样导入,激发兴趣1、师表演《天仙配》导入师
:此时,老师也忍不住很想为大家表演一段,同学们仔细看,入神听,说说老师唱的这又是什么剧种?生:黄梅戏师:那你们知道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吗?生:安徽2、介绍黄梅戏(出示课件)师: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并不是很陌
生,确实,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在安徽特别的流行。但是,同学们,黄梅戏其实并不是起源于安徽,而是起源于湖北的黄梅县,后来在安徽安庆地区长期发展。黄梅戏一开始只表演二三个人的小戏,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后来才上演正本的大戏《天仙配》《女附马》等,由于黄梅戏唱
腔婉转,表演细腻,所以目前,它已经成为全国非常著名的一大剧种。师:说到这儿,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急着想学唱黄梅戏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设计意图:生动的教师表演可拉近学生与戏剧的距离,简短的剧种介绍,让学生
对黄梅戏有个初步了解,产生探求欲望。】三、丰富多彩,深入学习1、介绍《打猪草》故事,理解《对花》的意思师:每段黄梅戏都描述了一段故事,《打猪草》讲的是农村姑娘陶金花在打猪草的时候,不小心把碰断邻居金小毛家的两根笋子,怕人把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是
偷笋,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妈妈不好交待,哭了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笋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要将买盐的钱赔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子,并送她回家。金小毛看竹林的时候非常勇敢,但送陶金花回家又有点退缩了:“你家隔
壁村有几个男孩很霸道,要跟他们对花才能让过,对错了就过不去呢。”陶金花说:“对花由我来,你别怕。”于是两人肩并肩送陶金花回家了。师:他们都对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设计意图:故事情节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内容的趣味性,感
受戏曲来源于生活的一大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2、欣赏黄梅戏《对花》,播放音乐(出示课件)3、按节奏念歌词师:非常好听的一段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出来他是怎么对的呢?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歌词4、逐句练习⑴解决难点:拖
腔——四个多音字(出示课件)师:下面跟着老师的琴来唱一唱,首先我们刚才发现有四个字特别长,这是戏曲里的一大特点拖腔,每个字里面都有多个音组成,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它们怎么唱。①老师慢速范唱,学生分析旋律走向师:老师先来唱一唱,你来说说它们对应的
音符分别有什么特点?生:声音从低到高,再从高到底。……②划手势,帮助声音准确,先唱谱再唱词埂:下:什么:花:⑵逐句唱词师:最难句子我们都会了,其他句子就简单了,我们来唱一唱。【设计意图:重点突出戏剧第二大特点—拖腔,让学
生通过听辩感受并理解旋律走向,再加入手势变化,演唱难关迎刃而解。】5、感受戏曲唱腔,用细腻、委婉的声音演唱师:黄梅戏的唱腔细腻、委婉。细腻,我们可以将口形扁开一些;委婉,感觉每句话都很完整,中间没有标点都不可以换气,我们一起跟着老师学一下。6、感受地方特色棵:
kuo师:戏剧里面的方言可以带来地方特色,有个字我们要改成方言念。(单句唱一唱)综合5、6要求连贯唱一唱7、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⑴认识黄梅戏中的打击乐器及其记谱(出示课件)单皮鼓(大)板(乙)大锣(仓)小锣(台)
⑵认读间奏谱乙台台台|仓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⑶以手代替乐器合作伴奏8、用对唱形式演唱【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从易到难,解决学生学习的难点,让学生自主地突破难关,轻松自然地渗透音乐知识技能,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深
化了学习主题。】四、创编表演,精彩展现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老师在想,这么好听的一段唱要是能再配上几个戏曲动作,那一定更美了,老师这里有几个简单的戏曲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样?1、学生随教师模仿“旦”与“生”的动作⑴旦角动作①兰花指:旦角手行是兰
花指,像朵盛开的兰花师:中指往中间收拢伸直,与大拇指靠拢,食指、中指、小拇指伸直微微往上。②动作路线走弧形,表现女性的委婉和细腻a、从外往里画圈b、从里往外画圈c、从左往右画圈d、从右往左画圈⑵生角动作①剑指师:生的动作是剑指,把食
指、中指伸出来并拢,非常威武——做一个亮相。②手掌:五指并拢③动作走直线,表现男性刚直2、学生分组为《对花》加动作3、分组或个别展示【设计意图:本环节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展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动静结合,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学习表现力得到更好地发展,
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五、拓展课堂,主题升华1、简介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的生平和贡献(出示课件)2、听赏《天仙配》、《女附马》等经典唱段(出示课件)3、学生谈听后感受4、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其他黄梅戏剧目名或唱段名【设计意图:经典片段欣赏,感受艺术的精华,感悟到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
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六、画龙点睛,意犹未尽祖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课后请大家点击下列网址,了解更多戏曲知识,希望下节课同学们能告诉大家关于戏曲的新发现。【设计意图:提供丰富
的学习资源,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拓宽知识面,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本着凸现戏曲性,在重视培养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
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让学生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
掌握黄梅戏戏曲唱腔的几个基本特征:男女对唱;一字多音;旋律走向……从而达到对音乐知识的巩固。我自觉得这算不上一堂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