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力度记号》教学设计2.doc,共(4)页,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6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听赏《惊愕》第二乐章教学目标:1.在听故事中能了解海顿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认真听赏《惊愕》能初步感受交响乐丰富的表现力,熟悉音乐主题,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3.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并在表现活动中应用。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交响乐的表现力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交
响乐,在赏析中掌握常用的力度记号和术语。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节奏游戏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老师打鼓你们做动作,当老师的鼓声强的时候,第一
组同学用跺脚的方式表现,当老师的鼓声弱的时候,第三组的同学用轻轻走动的方式表现,当老师的鼓声比较跳跃,短促的时候,第二组的同学用跳动的方式来表现,比比看哪一组的反应最快,最整齐。二、谈话法,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认识pf(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音乐家们常常在音乐中通过力度的变化来传递自己的情感,
有一位音乐家就是巧妙地运用力度的变化创作了一首著名的交响曲——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第二乐章(课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交响曲,并在交响曲中继续来感受力度认识力度。三、乐曲赏析,感受力度1.初听交响曲音乐主题。思考:(1)这一段主题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轻
柔,惊愕等)(2)主题音乐开始的力度是怎样的?(弱)2.复听交响曲音乐主题,认识ppffmpmf<>(1)思考:主题音乐在重复的时候力度是怎么样的?主题音乐结尾的力度又是怎样的?(2)认识mpmf1.认识mp(师弹奏,学生体会p
ppmp)2.认识mf(师弹奏,学生体会mffff)(3)认识<>a.教师说力度术语,学生拍节奏表现力度的变化.b.提问:通过刚刚的练习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在打的时候力度不断地....)师:这实际上是一个渐强的过程(板书:渐强),反过来,从强慢慢弱下来就叫做渐弱
(板书:渐弱)(3)出示主题音乐,并随琴跟唱。a.学生随琴跟唱主题音乐b.课件出示顿音记号,提醒学生要唱得跳跃,有力c.引导学生按照主题音乐中的力度记号来演唱。3.聆听四次变奏和尾声,表现歌曲。(1)听赏第一次变奏思考:第一次变奏与主题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听赏第二
次变奏思考:第二次变奏开始的力度是怎样的?(3)听赏第三次变奏思考:第三次变奏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欢快-优美)老师听到这么欢快优美的变奏曲都想翩翩起舞了,请你们和着音乐跟老师一起动起来。(4)听赏第四次变奏思考:最后一次变奏的力度是什么样的?音乐
情绪又是什么样的?(5)听赏结束段思考:乐曲在什么样的力度中结束?四.聆听全曲,了解音乐背景1.师:现在我们对这首交响曲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认真聆听全曲,并思考为什么此曲要命名为“惊愕交响曲”?2.师讲故事。五.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