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四年级上册《(演唱)踩雨》教学设计2.doc,共(3)页,2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5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踩雨》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踩雨这首歌天真浪漫,童趣怏然。歌曲描绘了夏天孩子们在雨中嬉戏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夏季踩雨时的愉快心情。歌曲为带引子、尾声的二段体结构,4/4拍子,宫调式。引子部分1—4小节生动形象的模仿夏季初雨的声响,营造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意境。第一
乐段5-12小节,由4个乐句组成,节奏明快、活泼,运用重复模进的手法展现了孩子们在雨中愉快嬉戏的场景。第二乐段节奏舒缓、旋律连贯抒情,表现了孩子们在雨中尽情享受踩雨的快乐,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
生活的情感。尾声再现引子的旋律,使全曲首尾呼应,进一步抒发了踩雨的快乐。歌曲表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教学理念:理念与“雨中乐”为总情境。以“雨”,的音乐形象为线索,先通过“听雨”的环节让学生感受电子琴上模仿的“
雷”、“电”的音乐形象;其次通过“戏雨”的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旋律流畅感;再通过“看雨”的环节让学生感知歌曲的音乐形象;最后在“踩雨”的环节中让学生在“玩”中熟悉音乐的节奏、旋律,以便更好的学唱歌曲《踩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演唱歌曲
;2.掌握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和附点音符3.能够合理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共同演绎歌曲过程与方法:1.能够借助身边的乐器来模仿雨的声音。2.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与创造来更好的表现踩雨、体验踩雨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甜美、
轻松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小朋友们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趣。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旋律流畅感。教学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钢琴、电子琴、打击乐器、竖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在《电闪雷鸣波尔卡》的音乐中让学生进入音乐情绪感受雷鸣、电闪。2、带着打击乐器走近音乐新视听-快快乐乐敲一敲;快快乐乐吹一吹。二、听雨1、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老师在电子琴上模仿电闪雷鸣、雨滴等声音,学生发挥想象踊跃发言。2、听赏《春雨沙沙》,边听边想歌中的雨声是用什么声音来模仿的?(
人声:沙沙沙……)3、学生听着《踩雨》想象踩雨的心情三、戏雨1、听着音乐把在雨中的表现及心情表现出来。听音乐进行情景表演。并且学生评价。2、学生用动作形容雨落下的顽皮。(滴、敲、打)3、默唱:边听边想,从情绪、速度、力度音色来表现夏雨的顽
皮。四、踩雨:1、看课件轻声唱。2、边唱边自由的“踩雨”3、齐唱。4、即兴表演,师生评价。加进打击乐器。5、分领唱齐唱、跳、打击乐器把踩雨的欢乐表现出来。6、竖笛吹奏“踩雨”。老师范奏、学生唱指法。7、旋转舞台大表演,师生同乐去〈踩雨〉,乐在心中。
五、小结:同学们夏季踩雨很快乐。春、夏秋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同学们还可以找一找赞美四季的歌曲。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雨”的音乐形象为线索,通过“听雨——戏雨——看雨——踩雨”四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
学中“玩”,“玩”中长智的灵活教学方法。通过“听雨”的环节让学生感受电子琴上模仿的“雷”“电”的音乐形象;“戏雨”的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了旋律流畅感;在感受音乐中“看雨”,让学生感知歌曲描绘的音乐形
象,在“踩雨”的过程中即兴表演“玩”中长智。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和同学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优美的笛声,节奏鲜明的打击乐突出了一个“美”字,整节音乐课的教学线条流畅,欢乐无穷,真正让雨点洒进了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