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四上《听:朝景 火车向着韶山跑》教学设计1.doc,共(4)页,2.22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60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朝景》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分析:《朝景》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的第一段,是培尔﹒金特流浪到非洲摩洛哥时的一段配乐。乐曲为E大调单主题三部曲式。音乐刻画了那里清晨日出的美丽景色。尤其是在强音第一次奏出时,
太阳破云而出的瞬间精彩、生动!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浓厚,参与创作表演的积极性高!但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太短!至今仍然没有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能够安静的聆听音乐《朝
景》,体会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描绘的意境,并能哼唱音乐的主题旋律,听辨出长笛和双簧管的音色。跟随《朝景》音乐旋律,用简单的身体律动去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旋律。教学重点能够充分地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的意境。教学难
点准确听辨长笛、双簧管的音色。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彩色笔及画纸、彩色卡纸、诗朗诵等教学课型:欣赏课教学过程:一、认识长笛和双簧管,辨别其音色1.学生认识长笛和双簧管。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朋友,你们
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多媒体播放长笛和双簧管的课件)长笛双簧管2.简介长笛和双簧管,并听辨其音色。师:长笛音色明亮宽广,双簧管音色柔和,带有鼻音似的。(多媒体播放长笛和双簧管的吹奏图片课件)(设计意图:
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音乐聆听的世界!)二、分段聆听管弦乐《朝景》1.聆听A乐段(1)听中辨:旋律中长笛和双簧管是如何交替出现的。师:欣赏一段视频,旋律中长笛和双簧管是如何交替出现的,并用高低手势表现。(多媒体播放《朝景》A乐段视频)(2)听中唱:用“lu
”哼唱这段旋律。(多媒体播放《朝景》A乐段音乐)(2)听中找:找一找主题旋律。6/8532123︱53212323︱535636︱53210︱(设计意图:紧扣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哼唱音乐的主题旋律,听辨出长笛和双簧管的音色
。)2.聆听B乐段(1)听中动:选择舒适的姿势来聆听音乐,并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师:听完A段乐曲,让我们继续聆听B段音乐,以你的凳子为中心,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来聆听,也可以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多媒体播放《朝景》B乐段视频)(2)听中想: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多媒体播放《朝景》B
乐段音乐)师:这段音乐大提琴奏出了主题发展变化而来的曲调,感觉像大地苏醒。(设计意图:创设轻松、休闲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己感觉舒适的环境和心情放松的状态下开始聆听感受音乐。)3.聆听C乐段(1)听中辨:C乐段
是哪段音乐的再现。师:听一听C乐段,它和A乐段还是和B乐段相似。(多媒体播放《朝景》B乐段视频)生:是A乐段的再现。(2)听中画:用线条以及圆圈的变化表现旋律的走向。师:请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尝试用线条的变化来画出旋律线。(多媒体播放《朝景》B乐段音乐)(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出发,引导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手舞足蹈的表现方式,再一次感受《朝景》的音乐旋律触动起的、他们内心的对音乐的体验!)三、完整聆听管弦乐《朝景》1.请学生为乐曲起个名字,以及简介作曲家。生:……朝景(管弦乐)[挪威]格里格曲(多媒体播放《朝景》B乐段
音乐)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他在创作实践中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描绘,创作出大量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品。爱德华·格里格EdvardGrieg(1843-1907)4.完整聆听音乐,用不同方式表现三个乐段。师:
完整地聆听一遍音乐,在三个乐段的出现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如拍肩膀、拍手、拍腿,捻指等。(多媒体播放《朝景》的完整音乐)5.观看视频复听音乐,感受这首乐曲的现场演奏效果。师:在乐曲声中,可以模仿乐队中的乐器演奏动作,在A′乐段加入诗朗诵,再次体会乐曲的表现意境。(多媒体播放《朝景》完整的现
场演奏视频)(设计意图:完整聆听音乐,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乐曲以声、以情的表现手法,也旨在希望管弦乐《朝景》的音乐旋律能较长时间地停留在他们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