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三上《唱:牧童之歌 牧羊女》教学设计10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6.736 KB
  • 2023-02-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三上《唱:牧童之歌 牧羊女》教学设计10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三上《唱:牧童之歌 牧羊女》教学设计10.docx,共(2)页,16.73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8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牧童之歌》教学内容:歌曲《牧童之歌》教学分析:《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哈萨克名额,展现了牧童在辽阔美丽的草原放牧时的音乐形象及喜悦心情。歌曲为四二拍,自然小调。结构简短精炼,一段体,由4歌乐

句组成。前两句以平稳的节奏和着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句出现了连续的“xxx.x”节奏型和三度模进的旋律,打破了前面的平稳,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牧童骑马扬鞭放牧的音乐形象;第四乐句又回到了平稳的节

奏,概括了全曲,表达出牧童放牧时的愉悦之情。教学目标:学唱《牧童之歌》,练习用舒展、快乐的歌声表达内心愉悦的感受。知道用节奏、速度、力度变化可以改变歌曲的情绪。通过《牧童之歌》的综合表演,丰富对多样表现手段的体验。教学重难点:连续的附点

音符的掌握教学准备:钢琴、鼓、双响筒教学过程:一、导入热身活动:引导学生用踏步走的方式把教师的鼓声节奏踏出来。跟着《牧》的音乐伴奏,手脚一起起来律动。【设计意图】:踏步走中已经由易到难的涉及到歌曲中那条连续的附点节奏的拍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首次感知附点的魅力。二、

学唱歌曲1、师:刚才你听到的乐曲的速度如何?生:中速2、教师介绍歌曲背景主要介绍关键词:放牧、高高的山坡、平原和低低的河滩【设计意图】:为之后的教学开展做充足的知识准备。3、请学生听三组音,模仿山坡、平原、河滩做相应高度的放牧模仿动作4、出示双响筒,听出像马蹄声,引导学生思考用响

舌来模仿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的马蹄声(双响筒做辅助)5、请学生仔细听范唱,思考牧童在放牧时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6、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用朗诵的形式来美美地念一下歌词。7问:当时牧童的心情如何?既然是开心兴奋的,那应该用抒情优美,连贯

的声音表现还是轻巧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呢?8、引导学生用“da”跟琴哼唱歌曲。9、引导学生跟范唱心里默唱歌曲。10、由易到难的师生开火车接龙唱歌词。11、请学生全曲连起来唱。并思考: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12、师生一起讨

论出现每个乐句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并讨论哪一句最有动感13、教师范唱有附点和没附点的感觉,出示相应的节奏谱,重点指导。14、全曲连起来唱,注意第三乐句的附点处的处理。三、歌曲处理师生共同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讨论

根据歌词的意思怎样才能唱得好听【设计意图】:把权力和难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做主四、情境表演请学生加入渐强的马蹄声、朗诵、速度变化、渐弱的马蹄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