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六上《唱:李玉莲调 森吉德玛 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学设计11.docx,共(2)页,29.15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7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森吉德玛教学目标:1、能听辨长调和短调,对比它们的特点。2、能用优美和连贯的声音演唱内蒙古歌曲《森吉德玛》,能用声势动作伴奏。3、了解中国二胡和西方小提琴音色的区别,感受中西合璧的魅力。教学重点:1、歌曲的情感变化
,起伏较大。2、把握好歌曲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3、唱好歌曲中出现较多的附点节奏。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胡老师要带大家走进大草原,去了解和学习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我给大家带来两首蒙古族民歌,请你们进行对比,完成连线。第一首:歌舞(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白云
的下面跑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第二首:歌舞(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起头,兄弟朋友们痛饮吧,今天喝个够。我们的歌声美,嘿,干了这一杯,嘿,千万别喝醉。吼吖咿呀,嘿呀,吼。吼吖咿呀,嘿呀,吼咿呀。)2、师:蒙古族民
歌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形式。第一首是长调,音乐特点是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我演唱的是《牧歌》,还有一个特点是字少腔长。(唱跳柔臂)第二首是短调,音乐特点是曲调短小,旋律起伏不大,具有明确节奏节拍。我
演唱的是《酒歌》。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就源于生活,(唱跳)是笑肩,还有这个(唱跳)。是什么样的节奏?板书:哒哒,哒哒哒。(其实这是蒙古族筷子舞的动作)二、新歌教学:1、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首著名的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想一想这首曲子属于蒙古族民歌的什么调?(出示森吉德玛图片
)(听1放原唱)2、请你用我们刚刚学习的任意舞蹈动作听音乐动一动,感受情绪怎样?(听2放原唱一段)2、想不想听胡老师演唱《森吉德玛》?(想)那就请你们感受旋律线的起伏,听听我唱出了蒙古族人民怎么样的心情呢?(听3放伴奏一段)师:唱出了蒙古
族人民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心情。歌曲的旋律线起伏很大,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柔婉,情感富于变化。《森吉德玛》是传说,森吉德玛是一位聪明而美丽的蒙古族姑娘,她爱上了一位勤劳的青年,但两人的感情受到了阻扰,后来森吉德玛不幸死去,这个青年为了纪念她,写下了《森吉德玛》这首歌曲。
故事虽然忧伤,但这一段是以小伙子的口吻赞美姑娘的美丽,要表达出一种愉快的情绪。3、(复听4)请你带着愉快的情绪跟胡老师轻声哼唱。思考这首歌分为几个乐句?你发现整首歌曲里什么节奏特别多?(歌曲有三个乐句组成
。)(附点节奏比较多,并且节奏非常紧凑)三、教唱环节:1、分句学唱歌词,教师分句示范唱。第一句:先四小节歌词。唱后问哪里唱的不好。注意旋律的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注意附点节奏的把握。歌声要统一,以情带声。(手腕)第二句:开头和结尾都会把节奏拉宽。注意连续附点
节奏的唱法。第二句的连线和渐强记号的演唱,换气记号。第三句:重点练习切分节奏(跑走跑),换气(句子的完整性)2、完整连唱三个乐句。3、处理情绪(1)学生分析三个乐句的强弱力度处理。一二乐句用中强的力度,第三句
用思念的情绪,渐弱。(2)师:用愉快的情绪,请同学们一起演唱快板。唱出歌曲中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心情。声音要唱远一点。五、拓展欣赏1、欣赏另一种风格的短调:其实短调也有较强的地域特点,所以旋律也可以平和流畅。大家可以跟唱一下,想想
情绪有什么变化?师总结:所以大家清楚了,情绪和什么有关?(速度)2、两种版本都很好听,所以今天胡老师请来了四2班的许逸君和六2班的陈鹏飞同学,带来了他们拿手的二胡和小提琴,为我们现场来一曲合奏,掌声欢迎。但是你们可不能闲着,由于音区很高,不适合演唱,所以你们就为我们伴奏吧!7、请
同学们全体起立,用刚学的蒙古族舞蹈找一找在蒙古族大草原上唱歌的感觉。(一遍)六、课堂总结师: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来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