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二下《唱:共产儿童团歌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1.doc,共(6)页,12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6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基本信息课名我是小鼓手学科(版本)音乐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章节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学时第一课时年级二年级二、教学目标1.认识大鼓和小鼓并了解它们的音色和创编节奏并能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2.学会唱《我是小鼓手》,感受四二拍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
的自豪情绪。3.拓展常见的鼓的知识,激发学生对鼓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拓宽学生音乐的知识面。三、学习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是八九岁,是一个爱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的阶段,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水平和音乐表现能力,通过游戏闯关及多媒体的应用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为歌曲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直观对比,节奏模仿学习、反复欣赏和教师的引导,完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学会歌曲《我是小鼓手》,创编新的节奏并在合奏演奏中培养学生的合
作能力。解决措施:1.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元化功能,通过游戏闯关来导出每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模唱、听唱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歌曲教学。2.通过节奏模仿、自我挑战让学生完成合作演奏。教学难点:歌曲
中的节奏创编。解决措施: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元化功能,借助电子鼓引导学生创编解决本节课的节奏创编。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2-一、创设游戏导入新课1.在视频中找出大鼓小鼓2.了解大鼓小鼓的音色3.学生创编出简单的节奏。1.游戏导入
新课。2.播放视频。3.认识大鼓小鼓并知道它们的音色特点。3.创编简单的大鼓小鼓节奏并拍出来。1.观看视频2.在视频找出大鼓小鼓3.了解大鼓小鼓的音色4.通过多媒体和现实中大鼓小鼓声音对比引导学生创编出简单的节奏。5.学生用平板电脑上的电子鼓拍出自己创编的节奏。【媒体使用】1.用窗
口播放器从资源库里调出与大鼓小鼓相关的演出视频。2.学生用聚光灯找出视频中的大小鼓。3.通过白板播放器功能引出节奏。4.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漫游功能写出学生创编的节奏。5.使用平板电脑上的电子鼓。6.用超级链接看闯关是否通过并利用纹理笔
显示闯关环节后面的图片。【功能分析】1.播放与歌曲内容相关视频资料,再现大鼓小鼓的演奏场景,使得课堂开始学生就进入歌曲的情境。2.用聚光灯找出视频中大鼓小鼓让学生在庞大的乐队里更能清晰准确的看到我们所要找的乐器。3.运用白板播放器功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大鼓小鼓音色的不同。4.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
功能漫游功能,体-3-现了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而不是老师事先设计、利用漫游功能弥补了低年级学生个子小书写高度不够的困难。5.平板上的电子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传统课堂中学生无鼓的问题。6.通过设置动作面板链接,达到随意点击、控制的互动效果。为自由选
择的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循序渐进歌曲教学1.学会歌曲2.设计节奏,为歌曲伴奏。1.学会歌曲并为歌曲伴奏2.了解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1.欣赏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情绪。2
.知道歌曲是四二拍歌曲并知道四二拍歌曲的强弱规律。3.学生读歌词让学生自己发现歌曲中的难点。4.学唱歌曲5.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6.老师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歌曲。7.请学生找出老师在什【媒体使用】1.媒体播放器播放歌曲。2.用放大镜找出歌曲中的反复记号。3.利用拖动克隆显示教师在哪些地方
为歌曲伴奏。4.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出示隐藏的节奏。5.利用超级链接显示闯关是否通过并利用纹理笔显示闯关环节后面的图片。【功能分析】1、利用媒体播放器使学生对歌曲-4-么地方为歌曲设计节奏并跟着老师一起为歌曲伴奏。有了完整的感受
。2.放大镜的使用为反复记号提供了特写的镜头,既帮助观察,又引导学生明白这句为何要唱两次。3.通过拖动克隆让学生直观清晰的知道老师在哪些地方为歌曲伴奏。4.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出示隐藏的图片,实现图文对照。5.通过设置动作面板链接,达到随意点击、控制的互动效果
。为自由选择的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创编节奏拓展延伸1.借助平板电脑上的电子鼓,引导学生创编节奏为《出旗曲》伴奏,培养学生自主创编和相互合作的能力。2.了解更多的鼓。1.为《出旗曲》伴奏。2.了解认识更多的鼓
。1.出示《出旗曲》乐谱引导学生乐曲在什么地方听到并哼唱。2.分小组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3.小组合作演奏。4.通过资源库认识更多的鼓。5.观看架子鼓的演奏视【媒体使用】1.用媒体播放器播放《出旗曲》。2.用平板电脑上的电子鼓创编节奏。3.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
学生写出自己创编的节奏。4.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资源库资源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同时利用拖拽功能,出示图片,实现图文对-5-频。照。5.用窗口播放器从文件中找出架子鼓演奏视频。6.利用超级链接显示闯关是否通过并
利用纹理笔显示闯关环节后面的图片。【功能分析】1.播放录音,既达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出旗曲》印象。2.平板上的电子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传统课堂中学生无鼓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书写功能
的使用,使得课堂上的随机性,生成性更强,同时也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操作平台。4.通过在资源库里拖拽图片的呈现,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各种鼓。5.通过视频的呈现,把学生带到演出
现场,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架子鼓的魅力。6.通过设置动作面板链接,达到随意点击、控制-6-的互动效果。为自由选择的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课堂小结引导发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提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课堂小结在平时的
生活中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更多的乐器。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使用的功能有:聚光灯、放大镜、拖动克隆、图片文本拖放、软笔书写、漫游、音频播放、视频播放功能、窗口播放器、资源库调用、动作面板链接、平板互动式教学…
…根据教学设计、巧妙运用,不仅凸显了重点,更突破了难点。具体表现为:1.夯实了音乐知识教学,运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放大镜功能,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反复记号”“大鼓”、和“小鼓”能够清晰地看到图片、视频中非常有特点的地方,,通过对这些的音乐知识的认识了解,在解决歌曲
教学的一些重要环节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做一名小鼓手的自豪感。2.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呈现,使课堂不再单一,更为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会歌曲。3.是运用电子白板的手写功能、平板电脑电子鼓让学生较快、较准确地创编出新的节奏,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重新创编的内容,从而了解到创编的技巧新媒体与音
乐学科如何更好的整合,这是我这节课另一个一直在反思的问题,比如:本节课平板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平板电脑的使用略显单一,无法体现多元化。我应尝试在平板电脑上使用不同种类的电子鼓,呈现不同的鼓声,利用平板电脑的功能让学生感受各种
鼓,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弥补无法带更多的鼓进课堂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