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唱: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3.doc,共(4)页,3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1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凤阳花鼓》教学案例一、导入(2’)1、师:同学们好!(师生问好)2、师: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老师唱一首民歌作为礼物送给你们!回忆一下这是哪里的民歌。如果觉得老师唱得不错,你们就为我拍拍手鼓鼓掌,好不好?3、师:这是一首江苏的民
歌。我国的民歌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呈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二、声势律动《凤阳花鼓》(4’)1、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杨柳青》是老师用“唱”这样的形式来表现的。接下来这段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表现形式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
致。凤阳花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一人击鼓,一人敲锣,边唱边舞。3、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花鼓。4、师:这就是安徽凤阳的花鼓,又叫双条鼓。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咚咚,清脆些)5、师:我们可以敲击什么来模仿花鼓的声音呢?(扣桌子)(观察学生
敲击的动作,表扬模仿得最像的同学!)6、师:那么敲锣声呢?——拍手(锵)7、师:有了锣和鼓,还要有节奏型才能为歌曲伴奏。老师唱,你们来试着设计一下!(师清唱,速度原速)8、师:我刚才观察了一下,他的小锣敲得很棒,
他的小鼓敲得也很不错。老师也设计了一个节奏型,把锣和鼓组合了一下,同学们试一试!(老师带着学生敲两个小节)咚咚锵0|咚咚锵0|9、师:仔细观察一下,老师设计的节奏型有没有发生变化?在“凤阳歌儿……”的时候只有锣声,一起来试试——(只唱最后“单会唱个凤阳歌,凤阳歌儿哎哎哎
哎哟!”)10、师:非常整齐,让我们跟着音乐为这段旋律伴奏吧。三、学唱《凤阳花鼓》(15’)(纠正时注意:等学生唱完再纠正。)前半部分1、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刚才这一段旋律是歌曲的前半部分。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歌谱,熟悉一下这段旋律,思考一下,它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呢?(
师弹琴,生唱谱。速度稍慢)(等学生唱完再纠正)2、师: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呢?——每两个小节为一句。那老师再出个附加题,五个乐句中,有没有完全相同的旋律呢?3、师:完全正确,老师把掌声送给你。现在我把大家分成四组,一、二、三
、四句分别由1、2、3、4组接龙唱,第五句大家一起齐唱。唱完后告诉我,这些音符,分别在乐句的什么地方。(老师标出六个音符)——生:前一句的尾音和后一小句的起始音4、师:它们的音高——(一样吗?)真棒!前一句的尾音和后一小句的起
始音相同。其实,这是民歌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创作手法,叫做鱼咬尾。5、师:现在请大家加上歌词,唱一唱,唱词时注意一字多音。(纠正)6、师:同学们刚才用了稍慢的速度来演唱,听一听,哪一种速度更适合这首歌曲呢?(师用:稍慢、中速稍快唱第1、2乐句,学生选择)适当加快速度可以使歌曲表现得更加欢快。让我们
跟着音乐伴奏唱一唱。7、师:你们欢快的歌声感染了我。老师想和你们合作演唱整首歌曲。同学们唱前半部分,加上锣鼓伴奏,老师接龙唱后半部分。体会一下,老师演唱的部分,情绪上有没有小小的变化。(更欢快了)后半部分9、师:这部分歌词在民歌中被称为——衬词。凤阳人
会常常会这么唱——(加入弹舌),听出有什么变化吗?(表扬:你知道得可真多!)9、师:“得儿……”这种发音技巧叫做弹舌,其实,弹舌的加入,更形象地模仿了凤阳花鼓的击鼓声,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10、师:同学们试一试,口腔放松。“得儿另当飘一飘……”(你学得可真快
!不会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因为这种发音技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学会的。)11、师:放慢速度,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唱。(纠正最后一句,慢慢加速度)12、师:弹舌后面的衬词可以唱得再轻巧一些,跟着音乐试一试。(老师用指挥的手
势提醒)13、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老师要拿起凤阳花鼓加入到你们的歌声中来,准备好了吗?(生跟音乐唱,师律动)14、师:谢谢你们,我们配合得真不错。老师邀请你们一边唱一边跳。全体起立,先跟着老师学一学动作。(简单讲解,最后一个亮相!师清唱)15、师:老
师发现有些同学的动作很优美,我想邀请她们到前面来表演。(谢谢你们!)16、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完整演唱《凤阳花鼓》,前半部分加入锣鼓声的伴奏,后半部分加上刚才的动作哦!(师在“凤阳歌,哎哎哎哎哟”的时候
做起立的动作)四、对比新旧《凤阳花鼓》的情绪(3’)1、师:同学们请坐。你们的歌声洋溢着快乐和幸福。然而,很久以前的凤阳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老师唱给你听。2、师:为什么这段旋律,让我们感觉到了悲伤呢?(旋律的节奏
舒缓,速度较慢)3、师: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朝初年,只可惜从明朝末年开始到解放前,凤阳人都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他们唱着《凤阳花鼓》,到处乞讨。从那时起,这首《凤阳花鼓》便传到了祖国各地。4、师:我来唱歌词,同学们用“lu”模
唱,感受旋律的情绪。五:感受时代进步,欣赏新社会下的《凤阳花鼓》(10’)1、师:时代仍在发展,《凤阳花鼓》又被人们用新的形式来表现。听,厦门六中合唱团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来演绎它呢?2、师:《凤阳花鼓》被改编成了一首无伴奏合唱,那凤阳的
花鼓声去了哪里呢?大家在歌声里再仔细找一找。3、师:听得真仔细,我们也来用歌声来模仿一下。跟着老师的琴试一试。4、师:真不错。老师请1、2组的同学唱一声部,3、4组的同学唱二声部。(清唱一句,提示二声部轻
巧。速度正常,不用放慢)5、师:两个声部表现得都很不错,我们跟着音乐唱一唱。仔细看谱:从“凤阳歌儿……”这里开始,全班齐唱。(前半部分)6、师:两个声部合作得真棒。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又被注入了新的元素。看,下面这段表演里面加入了什么音乐元素
呢?7、师:Rap源自于黑人音乐,中文的意思就是说唱。老师把前半部分的歌词改编成了Rap。同学们,想不想听?(——想!)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老师在说Rap的时候,同学们的身体要随着老师说的节奏动起来。(加上拍手
来打节奏。提示:身体放松。)8、师:老师说得酷不酷?——谢谢!我想邀请活力四射的你们和我一起酷炫起来。起立,one、two、three,go!(提示“凤阳花鼓”声音扬起来)9、师:说到“凤阳花鼓“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可以扬起来,
随着动作试一试。准备好了吗?全体起立,我们跟着音乐动起来。10、师:让我们加上后半部分,随着音乐动起来!六:展示、总结(5’)1、师:今天我们感受了悲伤的、欢快的、炫酷的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现在让我们用歌声把它们串联起来,在音乐的发展变化中感
受时代的变迁。(第二遍提醒二三的连接,或者加上声势伴奏)2、师:一节课的时间真的是太短暂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歌被人们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演绎,每一种形式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其实除了演唱,作曲家们还将《凤阳花鼓》创编成了多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后有机会可以和同学们继续分享。最后,让我们在Rap中结
束我们今天的课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