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唱:拔根芦柴花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1.doc,共(4)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1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拔根芦柴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聆听和感受《杨柳青》的情绪和速度,为理解《拔根芦柴花》情绪和速度的学习做好铺垫;2.通过听唱法、观察法、比较等学习方式解决《拔根芦柴花》的难点,进一步感受装饰音的效果;3.通过聆听扬州方
言《拔根芦柴花》感受其特色,再用仪征方言为歌曲演唱增加情感色,使学生为演唱自己家乡的民歌感到骄傲和自豪。二、教学难点1.教学难点:波音、一字多音、倚音的学习2.仪征方言的演唱三、教学用具钢琴、IPAd、PPT一、导入:1.欣赏《杨柳青》,分析《杨柳青》的速度师: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演唱速度如何?师: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杨柳青)师:速度呢?(快)2.分析歌曲的情绪、哪个地方的民歌?师:人们一边唱歌,一边快速的插秧。大家忙中取乐,唱歌既能缓解疲劳,也能抒发情感。这首歌
曲用什么情绪演唱?(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是活泼的还是柔和的?)生:欢快、活泼师:杨柳青是哪个地方的民歌?生:江苏(扬州)【设计意图:扬州民歌有很多,挑选《杨柳青》是因为这首歌曲使学生四年级刚学过,而且它的速度、情感和《拔根芦柴花》截然不同。用
音频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清晰地说出扬州民歌。】二、新课师:我们再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想一想它与《杨柳青》有什么区别?生:舒缓师:形容情绪,换抒情的更好一些。师:与《杨柳青》相比,《拔根芦柴花》的情绪是柔和的、抒情的、细腻的。速度是稍慢的。(P
PT展示)1.读歌词,解决一字多音师:我们就用这样的情绪、速度跟着音乐读歌词。这个字读“㖸”nia(第一段),把“月下”读的紧凑一点。2.示范唱,解决下波音师:读歌词是不足以表达细腻、柔和抒情的情绪,可以把体会出来的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才是。跟老师来唱,我
唱一句,你们唱一句。(不带装饰音)你们连起来唱一遍。师:同学们学的很认真的,老师再来唱一遍,注意听有什么特别之处?(提示:歌词处)生:........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听得非常仔细。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看一下,出现了一个记号,
它的名字叫下波音。有了下波音,这个字怎么唱呢?(出示音)师:听老师唱一遍,剩下的音你们试一试。我们把它们连起来唱一唱。3.示范倚音,寻找方法师:还有一个记号,你们看,有什么特点?(一个音倚靠后面一个音)它叫前倚音。你们听老师弹一
遍你们唱(范唱),剩下的倚音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我们把有倚音的部分连起来唱一唱。师:我们来把歌曲完整地唱一遍师:有了下波音记号和倚音记号,这个音乐变得怎么样?生:..........师:有了这两个装饰音,更加凸显出民歌的地方韵味。4.学唱第二段和第三段师:你们能不能把第二、第三段连起来唱一
遍呢?咱们试着唱一唱,别忘了下波音记号和倚音。师:作为一名扬州人,唱我们自己的民歌要用什么样的情绪呢?生:.........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来唱《拔根芦柴花》(伴奏带)师:同学们唱的呱呱叫,好㖸5.唱方言师:扬州的民歌要用方言来唱才有特色,你们大仪靠着扬州,想必扬州话说的
比我还要溜。你们能用大仪话读一读这三段歌词吗?师:哪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我们一起学习学习。师:能不能试着唱一唱呢?老师播放音乐(播放伴奏带)你们自己在下面唱。师: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唱一遍,给我们在座
的所有老师欣赏一下。(播放伴奏带)三、拓展与延伸:各种形式的演唱师:刚刚我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方式?大家一起唱的叫齐唱。接下来我们听听别人是怎么演唱《拔根芦柴花》,用的什么演唱方式?生:.........师:你们打算怎么唱?用什么演唱方式?生:........师:三段这样唱单调吗?我们给三
段分别用上不同的演唱形式。第一段前面两句歌词找一个学生领唱的,后面的部分可以齐唱,第二段前面轮唱,后面的部分女生唱。师:三段全都是唱,能不能加点别的?(老师觉得单调)老师这儿有四件乐器,串铃、响板、沙球、三角铁。你们打算怎
么伴奏?在什么地方敲?(最后时间留3分钟左右)生:............师:你从头敲到尾累不累啊?简单点,我们每句敲一下。【设计意图:学唱歌曲时本课的重点。歌曲一共有三段,完整地学唱量上有一些大,为此分成两部分(学唱与自学演唱)。为了避免
枯燥,采用学生与教师合作的学习方式,既学习了歌曲,又降低了难度。在表现歌曲时,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表现形式,有选择的合作表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真正体现“这是我们的音乐课堂”。】四、总结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扬州民歌还有哪些?《茉莉花》也是扬州民歌,它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工、改编,融入了流行时尚等元素,现在已经成了享誉世界的新民歌。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新民歌由《难忘茉莉花》。【设计意图:这节课的音乐主线是“扬州民歌”。依据这一主线,先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歌唱。
因为是五年级的学生,在多次演唱后,通过方言的对比,很快能体会到扬州民歌特色,教师加以延伸,让学生听到创编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