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下册《唱:苏木地伟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设计2

DOC
  • 阅读 3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9.500 KB
  • 2023-02-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下册《唱:苏木地伟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下册《唱:苏木地伟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设计2.doc,共(2)页,1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4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苏木地伟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冯凰教学内容: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苏木地伟》【教材分析】《苏木地伟》是凉山彝族的祝酒歌,汉意为“远方的客人”。这首歌是当地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来了客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为你唱这首《苏

木地伟》。该曲歌词简练、质朴,没有华丽的修辞,却充分表现了彝族人民粗犷、豪放、热情的个性,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歌曲。【教学目标】1.能用悠扬的歌声表现彝族民间酒歌的风味。2.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了解彝族风土人情,能加入适当的衬词丰富歌曲。3.了解彝族民歌的特点,感受“火把节”。【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感受彝族酒歌的特点【教学难点】用不同的形式丰富歌曲【教学过程】一、导入1、彝语问好【设计意图】用彝语欢迎学生引起了学生想学彝语的愿望和冲动。师:在四川大凉山地

区,生活着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彝族。每当远方的客人来到他们山寨,他们就会端起自制的美酒佳酿,唱起一首好听的歌——2、师范唱《苏木地伟》第一段二、歌曲学唱2(一)学唱第一段歌词1、师带生朗读第一段歌词2、听范唱,再次感受歌曲形象,熟记彝语3、师带生逐句学唱4、师让生找

出难点,唱谱解决5、师生接龙演唱6、完整跟琴学唱【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本能的需求,学生最初希望的是马上开口来试一试这个彝语,而不是来歌谱。同时口口相传也是民歌流传最原始的一种方式,那么还原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仿佛置身与其间,体验于其中。而利用彝语的演唱咬字与吐字是一个大难题,口口相传也可以正好可以

让老师清晰地进行指导。(二)学唱第二段歌词师:同学们,我们用彝语演唱的这一段歌词是什么意思呢?师读彝语,生读翻译后的汉语(第二段歌词)1、跟钢琴自学第二段歌词2、找出难点逐句解决3、在第二段歌词每句末尾加入祝酒词4、完整表现歌曲三、表

现歌曲1、了解祝酒歌的特点,彝族风土人情2、欣赏“火把节”舞蹈,感受音乐形象。3、加入“酒杯”,火把节舞蹈,领唱+齐唱的方式完整表现歌曲。【设计意图】老师用了敬酒的肢体语言干杯,声响等策略,解决歌曲中的小难点,烘托了歌曲的气氛,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特别是纸杯的运用,设计成敬酒时的一个酒杯,为歌曲伴奏气氛热烈。四、拓展欣赏彝族新民歌,感受彝族人民对党的热爱,引出学生也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6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